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发生,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特别是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镇。城市化正在成为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大趋势和治理挑战(见:联合国《全球环境展望》报告(GEO-6))。流域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问题的载体。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属于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鄱阳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m3,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在长江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湿地、滩涂等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城镇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胁迫。本文以探讨鄱阳湖流域城镇化驱动因子为切入点,从时间、空间、产业和行为等视角,建立“人口-土地-经济-生态”四维城镇耦合协调模型,从“人-城-湖”综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承载等角度探讨路径,以水动力水交换模型分析影响机理,探讨流域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并对城镇化发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主要研究及结论如下:1.识别了鄱阳湖流域城镇化过程时空特征。通过对近40年的流域城镇人口、土地、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演化分析,表明流域城镇体系基本稳定在均衡型发展状态,城镇的Zipf分形维数分别为0.702、0.690,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均匀,首位城市垄断性不强。流域土地城镇化过程整体处于螺旋式快速增长态势,空间发展不均衡,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流域经济空间重心已经从赣南地区逐渐迁移到赣中和赣西北地区;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转变到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城镇经济结构体系。2.探讨了鄱阳湖流域城镇化驱动因子。通过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等分别构建影响因子分析模型,并通过全因子模型和关键因子模型进行分析,开展了鄱阳湖流域城镇化驱动因子的研究。表明:(1)流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与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指数、土地城镇化水平、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就业指数等6个指标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且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其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因素。(2)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影响流域土地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子之一。非农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地理因素也具有重要影响,当L≤1(L为土地城镇化率),纬度、地形起伏度、高程等地理要素均与土地城镇化进程呈现明显相关性;当L>1时,纬度等地理要素也与土地城镇化率呈明显相关性。(3)流域经济城镇化空间演化与人均GDP、单位建成区土地面积亿元产值、第一产业产值指数、第二产业就业指数、第一产业就业指数等5个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呈现显著相关;人均GDP正在成为影响其经济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4)工业用电量、社会消费品零售、单位建成区土地面积产值、公交出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生态城镇化空间演化的核心因子。3.探讨了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流域“人口—土地—经济—生态”城镇化协调耦合模型,开展定量分析研究;从城镇人口增长、城镇产业结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影响路径分析;从城镇化过程对湖体形态和污染来源等方面,构建水动力水交换模型,分析水域污染物迁移分异特征,剖析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1)流域城镇化综合系统在时间方面呈线性增长的优化态势,逐渐进入临界态;在空间方面差异明显,赣北地区最高,赣南地区最低;流域各子系统也分别呈线性增长,并具有明显阶段性驱动特征,由经济城镇化占主导逐渐过渡到生态城镇化,目前正处于土地城镇化占主导的阶段,其子系统指数为0.913、0.926。(2)流域城镇发展对地面径流、水域面积和岸线产生影响,岸线几何形态更加趋于简单线条化,对水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和水体自净功能形成负面影响。(3)鄱阳湖区水体水交换速率较慢,内湖北部湖区流速整体上高于南部湖区;都昌县南部部分水域、鄱阳县北部的东部湖湾、内湖南部近岸湖区部分河漫滩和人工河滩的边缘水体受流速较低的影响,水交换能力极差。(4)流域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赣江流域入湖氮磷污染物是丰水期湖区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内湖东部湖湾水体水交换能力较差,污染物滞留时间较长,水质较差。4.分析了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从面板数据分析和实验分析两个角度,在流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环境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选取了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代表重金属作为分析对象,按洪、枯两季,在入江河道、内湖北部湖区以及周边湿地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或表层为代表,分析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镇化过程对滩涂湿地、水资源、生物链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城镇建设对流域土地侵占,导致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率呈明显增长态势;城镇用水总量保持线性增长,增加了42.3%;城镇化过程也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物链安全受到胁迫,近10年内流域候鸟种类和总数均在不断减少;水体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富集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生态胁迫。(2)研究区域的南部站位的重金属均相对较高,入湖河流的输入是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沉积物中Zn、Cu、Cd、Pb、Ni和Co这些元素的在丰水期以及枯水期的平均含量均要高于背景值,其中Zn元素在丰水期及枯水期的含量要高13.6倍和15.0倍,Cu元素要分别高11.4倍和10.3倍,Pb元素要分别高4.7倍和4.3倍,Ni元素要分别高5.0倍和5.7倍,Cr元素分别要高1.1倍和1.8倍。5.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本文提出从鄱阳湖流域产业空间重构、培育产业集群、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建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机制;从区域环境综合系统、环境容量及环境自净能力动态变化等方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动态控制体系;从生态环境管理统筹机制、评价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建立鄱阳湖流域环境管理新机制;从环境管理监控、土地生态功能监控、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建立数字化城镇运营系统的建议。
其他文献
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徐家沟矿通过超前注浆再掘进的方法,即先喷浆,打注浆锚杆孔,安装注浆锚杆并实施注浆,然后进行锚网支护。成功穿过围岩极其破碎的岩石,安全掘进岩巷180m注浆工艺和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等对高职院校进行的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体系的基础层,县(市)级广电系统在推动我国广电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县(市)广播电视系统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状况进行了
本文以犯罪构成的本体为理论出发点,基于中国的与面向未来的两个视角,细致梳理了建国以来近五十年的三分犯罪构成理论发展史,重新审视了传统四要件理论的特点及其缺陷,提出了
皮脂缺乏症(又称干性脂溢性皮炎)系皮脂分泌减少或缺乏而引起的皮肤干燥〔1〕。伴有粗糙、肥厚、脱屑与皲裂〔2〕,往往发生在面部影响美容,有时伴有剧烈瘙痒,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一定的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发病机制不清,尚缺乏有效治疗。许多风湿性疾病可伴发肺纤维化,硬皮病患者肺纤维化发生率高达77%,肌炎/皮肌炎达15~41%,干燥综合征达4%~15% ,还有
文章在概述三维GIS技术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初步讨论了用三维GIS技术进行景观模拟、辅助景观规划的方法与作用,最后以杭州"西湖西进"的景观区域规划
弗莱克斯纳和蔡元培大学职能思想的最大差异在于对大学服务社会这一职能的态度.弗莱克斯纳和蔡元培的大学观均受德国学术本位思想的影响,但是落脚点不同.弗氏倡导的是个人本
<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祭祀传统,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古代就有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形成一系列包括郊社制度、宗庙制度在内的祭祀制度。《礼记》称:
对某船柴油机排气阀的断裂原因进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属流线及断口分析和硬度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阀体材料符合4Cr9Si2钢化学成分的要求,断裂阀杆表面硬度HRC28,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