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骨癌痛的发生发展随着疾病的进展而不断变化,骨癌患者经受的疼痛极为频繁和严重,然而,骨癌疼痛的发生机制仍然不清楚。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表明,肿瘤形成的微环境,通过不断刺激神经末梢、提高初级传入神经元兴奋性,诱发外周敏化,是导致骨癌痛发生、发展的基础。而PKA/CREB信号通路在外周疼痛的诱发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PKA/CREB通路在骨癌痛诱导的外周敏化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神经机制。 方法: 1.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6)和骨癌痛组(BCP组,n=16),分组后在大鼠一侧胫骨髓腔中分别注入PBS或乳腺癌Walker256细胞,种植肿瘤细胞后第1,3,7,10,14天检测大鼠机械痛阈。运用荧光素(DiI)逆行标记的方法,标记支配胫骨的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后再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Whole cell patch clamp)检测大鼠胫骨相关DRG的兴奋性变化。 2.将32只骨癌大鼠随机均分为DMSO组和H-89组(每组n=16)。在肿瘤细胞接种后的第9天至第14天每天相同时段鞘内注射相同剂量的DMSO或H-89。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15,30,45和60 min运用Von Frey纤毛进行机械痛阈的测试。在第14天最后一次鞘内给药后1h,快速提取大鼠患侧背根神经节,运用荧光素(DiI)逆行标记的方法,标记支配胫骨的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后再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Whole cell patch clamp)检测大鼠支配胫骨的DRG的兴奋性变化。 3.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L2~L5中磷酸化CREB(phosphoryhted CREB,p-CREB)表达量,观察其在接种肿瘤细胞后以及鞘内注射PKA拮抗剂H-89后的变化。 结果: 1.与假手术组(sham组)相比,骨癌痛组(BCP组)大鼠出现外周痛觉超敏,表现为机械痛阈明显降低;同时膜片钳记录显示骨癌痛组大鼠的静息膜电位去极化变多,基强度降低,动作电位数量变多,提示支配胫骨的DRG的兴奋性升高。 2.H-89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在鞘内给予PKA拮抗剂H-89之后明显提高。连续5天鞘内注射H-8910 nmol/10μL能显著降低H-89组大鼠L2~L5 DRG的兴奋性。 3.与假手术组比较,骨癌痛组大鼠支配胫骨的背根神经节中CREB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连续5天鞘内注射H-8910 nmol/10μL后,H-89组CREB磷酸化水平比DMSO组明显减少。 结论: 骨癌诱发大鼠外周痛觉高敏,CREB磷酸化水平在大鼠支配胫骨的DRG中升高,蛋白激酶A通过CREB磷酸化加剧大鼠骨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