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同障碍者的性别选择权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y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的论题围绕性别认同障碍者的性别选择权及相关问题研究展开,主要通过四方面的分析来论述本论题。本文的基本结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关于性别认同障碍者简介,第二部分是关于性别选择权的学理基础,第三部分是作为性别认同障碍者的性别选择权制度构建,第四部分是性别认同障碍者行使性别选择权后引发的系列法律规制问题。本文选题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对性别认同障碍者的介绍,明晰性别选择权的存在的必要性。社会中少部分人的权益,也是值得尊重的。了解关注并尽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变性手术规范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对于性别认同障碍者的尊重和保护。允许变性手术的实施,这背后存在合理性,也具有合法性。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和介绍国际上的其他规定及原则,构建性别选择权的制度体系。对于性别认同障碍者所面临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自身建议。本文选题的现实逻辑前提在于,我国已出台相关变性手术的规范,实践和学理中都存在较多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性别选择权的提出不仅有人权法理的依据,而且还有已经在现实中形成较为成熟制度的佐证,性别选择权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进一步完善的。本文主要分析现实已发生、并得到法律规范的行为,尽量抽象出变性手术合法性的来源。本文选题的基本观点包括如下:首先,性别认同障碍者是指对自身的生理性别不认同并强烈地想成为异性或表现出异性行为的人。性别认同障碍主要描述了与异装癖、转换性别相关的问题,起源于精神病学的一种分类,经常结合运用于变性人的医学诊断上。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因学的性染色体异常、社会学的后天环境影响等等。对于该人群的一般认定标准之一是美国精神医学会所制定的DSM-4中关于性身份识别障碍的界定条件。其次,性别选择权是指性别认同障碍者拥有选择变更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的权利。这并不是一项基本的权利,而是一种补充性的权利。随着社会多元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确定并保护性别选择权将日益成为社会的呼声。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二元性别体系的基础之上,机械化地将性别认同障碍者单独列为第三性别,会大力地冲击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建议,将为性别认同障碍者创建的新权利通过简单的接口接入到现有法律体系中,而性别选择权的提出或许是找到这种接口的一条便利途径。最后,性别选择权是辅助身体权实现的补充性权利。行使性别选择权包括进行变性手术和不进行变性手术。前者变更生理性别,也必然改变社会性别;后者主要改变社会性别,但是并未变更生理性别。我国目前尚可接受的主要是进行变性手术的性别选择权。性别选择权的目的限制是指该权利仅限于治病,性别认同障碍者不能用于逃避刑事追究或其他目的。行使权利之前应告知近亲属,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滥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不足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肾精不足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滋肾填精方配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反语研究的现状,指出以往的理论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不能构成反语形成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容易导致反语的概念无限扩大化。因此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分泌科多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基础疾病多,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跌倒、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了护理的
<正>随着《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类节目的热播,关于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席现象、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热议。随着
文章分析了目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各种理解,认为把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成立。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表述应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阐释了这种表述既符合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是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幅度扩招,教学资源不足,本科论文质量明显下滑,学位论文造假现象日益严重。简要讨论了本科学位论文造假现象及其成
<正>时间就是生命,这是救治严重创伤的第一要义。而一般认为,“现场”是指创伤事发之处,但笔者认为,“现场”一词应重新审视、确定。1现场的界定在创伤事故现场救治过程中,现
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立足之地,就必须认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路径,切实
由于我国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比较好,没承受过重大的挫折,因此心理素质较差,在面临工作、学习、感情方面的问题时不能很好的解决,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教育忽视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