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弱势群体居住地与出行选择行为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普通民众相比,弱势群体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严峻。解决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瓶颈。同时,居住与交通作为现代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科学规划城市弱势群体居住区及为其提供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是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的有效突破口和关键环节。
  因此,本文以城市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居民居住地选择与出行选择行为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研究二者间的关联关系,揭示内在规律,为实现居住与出行的协同优化提供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为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缺少定量划分方法的问题,在梳理弱势群体内涵与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经济、生理、交通三个维度的定量分析指标,基于二阶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弱势群体细分模型。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开展两阶段调查,共获取14061户、44714人数据。结果表明,城市弱势群体占总样本的38.5%,在交通工具、年龄、出行方式、职业、性别5个变量上与其他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其职业主要为中小学生或年迈的农民工、无业人员、退休人员,家庭构成为大家庭、单身劳动者或是退休老人,收入较低且出行方式单一、机动化程度低。
  2、为定量探究城市弱势群体居住环境状况,引入居住满意度概念。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弱势群体特征,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影响变量主成分,构建涵盖4个潜变量、20个测量变量的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对比不同群组间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居住区位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达到了0.799,其次是社区环境0.748,住房条件的影响最小,为0.532。不同收入群体对其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最大的因素不一致,但对其影响较小的因素是一致的。有小汽车群体中住房条件对居住满意度影响最大,无小汽车群体中居住区位对居住满意度影响最大。不同住房性质群体中,居住区位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均比较高,而自有住房群体比租赁住房群体更在意社区环境和住房条件。
  3、针对城市弱势群体缺少从不同层面上分析居住区位对出行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构建了涵盖居住区位与出行心理影响因素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个体层面与社区层面变量对出行选择的影响,利用Mplus软件标定模型参数。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层面变量对出行行为意向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个体层面变量对出行意向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居住区位(0.668)、主观规范(0.646)、出行态度(0.588)、知觉行为控制(0.555),社区层面变量对出行意向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出行态度(0.724)、居住区位(0.655)。
  4、为了分析城市弱势群体的居住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规律,通过MIMIC模型量化出行主观感受潜变量,并作为效用函数代入CNL模型中,构建了整合潜变量和离散选择模型的居住与出行一体化选择行为模型。模型以居住地位置为上层选择巢,出行方式作为下层选择肢,通过NLogit软件标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收入、小汽车拥有量、居住区位、出行态度、出行意向与一体化选择概率呈正相关,年龄、职业、平均房价、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则呈负相关。住在距离工作地5~10km的弱势群体,选择各出行方式之间有较强的替代性。随着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的增加,步行选择肢对上层区位的隶属度逐渐降低,小汽车选择对上层区位的隶属度逐渐增加。位于不同居住区位的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有明显的偏好。
  5、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以弱势群体居住地至工作地的总通勤距离最短、总出行时间最少、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变量相关影响因素确定目标函数,构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与出行服务协同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在限制研究区域内总人口数量、公交运营车辆数量、轨道交通车站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各工作小区岗位数量的约束,可计算得到弱势群体各居住小区人口与公共交通资源的最优分布。模型可为决策者提供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集合,为城市居住空间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论文在城市弱势群体界定与分类、居住环境与满意度分析、出行决策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居住与出行一体化选择混合模型、居住空间分布与出行服务配置协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揭示了特定群体的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规律,为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
其他文献
填石料由于具有易就地取材、透水性好、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等良好的工程特性,广泛运用于交通、水利、建筑等领域的填方工程中。当填石料用于高填方工程时,高应力会引起颗粒破碎现象,颗粒破碎会劣化填筑材料的压缩性和强度,进而可能导致填方体产生变形。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方法,研究了饱和填石料的应力变形特性和颗粒破碎规律,并基于试验结果探讨了颗粒破碎对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
学位
自由活塞机电混合动力系统(FreePistonElectromechanicalHybridSystem,简称FPHS)是一种由自由活塞发动机和线性电机直接耦合而成的新型混合动力装置。相比于常规活塞式发动机系统,FPHS消除了活塞运动过程的约束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具有运行灵活、传动自由、可变压缩比运行等特点,不仅可以作为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还可作为便捷式发电机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山岭公路隧道的修建越来越多,隧道的偏压现象屡见不鲜,如果偏压现象不被重视,就可能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本文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HC05标段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地表倾角、隧道埋深、施工方法不同工况下,偏压隧道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以此来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HC05标段隧道偏压段开挖进行建模分析,得出隧道右线
学位
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容易产生的病害之一。黔东南州雨季持续时间长,容易出现水损害等与反射裂缝关联的问题,严重影响路面寿命,倒装结构可以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论文依托贵州省公路局《黔东南地区级配碎石沥青路面倒装结构研究与应用示范》科技项目,结合G242锦屏大同至黎平高屯公路,进行黔东南州级配碎石倒装结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根据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对性能的影响和黔东南州碎石材料
学位
在城市交通路网中,交叉口是道路关联的重要节点,其运行状态相当重要,交叉口的拥堵情况极易传播到路段上,严重时甚至会波及整个路网,因此,对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为交通管理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那么便能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目前交叉口交通拥堵的情况,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本文以城市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信号交叉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交通流参数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
学位
薄层罩面技术凭借其突出优点,成为了各预防养护技术中最具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同时顺应了我国公路行业从公路建设到公路养护的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道路工作者的青睐。对施工期间薄层罩面的温度散失特性进行研究,就能从理论出发,结合其实际情况,从压实温度的角度,对碾压作业的组织提供指导,确保薄层罩面的碾压质量,也即是保证了薄层罩面良好的路用性能。  本文基于传热学理论,使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
SBS作为如今最为常用的沥青改性剂,不仅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耐负载能力,还有着较好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和耐疲劳性,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SBS与沥青容易发生离析分层、储存稳定性较差、制备工艺相对严格等缺陷,并随着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交通轴载重、流量大、行车速度快以及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导致单一的改性沥青已经难以满足现状。而APAO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与沥青极易融合,不易离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已经进入维修、养护阶段,早期道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面临着整修、改建。由于路面各层损坏程度不同,使得基层和面层的破坏厚度不一样。再加上结构层面位置关系,基层破坏后需将面层全部挖除;若基层部分损坏,应保留良好的基层厚度,挖除损坏的基层和面层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得到数量不同的两种旧料。本文结合实际道路铣刨厚度不同所产生不同掺量配比的两种旧料情况,对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复合冷再
城市道路路面高温是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路面损坏和道路使用寿命减小的主要“元凶”。保水半柔性路面具有良好的保水降温性能和路用性能,通过吸水蒸发降低路面及近地面大气温度,且施工简便易操作,既经济又绿色环保,若在市政道路、人行道和城市广场等场地大规模推广,将是极大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建设“海绵型”城市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修复城市生态结构和构建绿色、和谐、生态、安全的城市居住环境提出新
交通环境感知技术是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环节,是行车控制和决策的基础,实时、准确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给智能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相比于激光雷达传感器,基于机器视觉的环境感知技术具有造价低、感知信息量丰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领域,为智能车的环境感知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光照、天气、道路类型的变化容易对视觉图像造成影响,导致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不足,因此,智能车辆无法通过单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