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细碎化及其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经济活动,贯穿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与不断进化的产物。在我国,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相对有限的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以及亟待发展的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特殊的国情,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土地细碎化是许多国家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土地细碎化的概念一般被描述为“土地经营利用过程中,被分成零碎的、分散的、地块大小不一的几块”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地细碎化现象的存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等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例如,土地细碎化现象的存在,可以使农民在不同的地块间进行多元化种植,调整农民种植结构,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但是,土地细碎化现象的存在被认为是土地经营所面积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农业的产出水平,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实现,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土地细碎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子课题,土地细碎化是土地利用系统的一种格局状态,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土地细碎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选取分宜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研究区土地细碎化演变分析、土地细碎化分区研究,以及不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探讨土地细碎化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对土地细碎化的内涵表述如下: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某一土地利用类型难以成片、集中、规模经营,土地利用呈插花、分散、无序的状态。本研究借鉴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利用分宜县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非空间属性数据等,在定量分析土地细碎化的基础上,围绕土地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5个目标实现的影响展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第一,研究区土地利用特征与细碎化格局演变分析。选取县级尺度反映细碎化状态的指标及方法,对分宜县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细碎化的格局特征与变化方向,以及不同用地类型细碎化的格局特征及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受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1988年至1995年期间,分宜县土土地细碎化的程度加剧,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广大农村集体土地基本上分产到户土地利用细碎化状况有所缓解,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分宜县水田、有林地细碎化的格局稳定;但旱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细碎化的格局变化显著,2005年土地利用细碎程度最低,地块形状最规整、简单。第二,研究区土地利用细碎化的区域格局研究。选取小区域范围内反映细碎化状态的指标及方法,对分宜县10乡镇土地细碎化进行定量研究,以及主要用地类型进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借鉴景观格局定量分析法应用于中观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细碎化问题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在土地利用方式、政策等影响因素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土地细碎化受地形、地貌的影响突出;同时,在地势、地貌及所处纬度类似的背景下,土地细碎化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十分显著。水田、旱地两用地类型,南部低山区的细碎度最高,其次为中部平原区,北部丘陵区最低;有林地用地类型,平原区的细碎化程度最高,丘陵区,低山区最低;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平原区的细碎化程度最高,其次为低山区,丘陵区最低。并且,在中观尺度研究土地细碎化问题,得到与微观尺度研究截然不同的结论。由于不同地势、地貌背景下,土地适应性不同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相差较大,同时由于天然廊道(如水系)的分布不同导致廊道对土地的分割效果不尽相同,使得在中观尺度研究土地细碎化得到:“低山区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次是平原区,而丘陵区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这一结论。可见,研究的尺度选择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研究结论。第三,细碎化对可持续利用影响机制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鉴前人研究经验与成果,研究细碎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构建土地细碎化格局背景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机制有正负两方面效果,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如降低土地产出率、降低作物单产能力、减弱生态敏感性、加大灌溉难度等17个负面影响机制,以及促进种植多元化、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劳动资源利用率等4个正面影响机制,不同的影响机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5个目标准则层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对分宜县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钤山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其次为分宜镇,高岚乡则最低。通过对可持续利用5个目标以及综合评价指数的聚类分析得出结论:南部低山区乡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能力明显高于北部乡镇。第四,土地细碎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关联性研究。对所取得的细碎化指数与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关联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能力与土地利用的细碎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地利用的细碎化越大,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越弱。同时,土地可持续能力受地块破碎度指数的支配影响最强烈,破碎度每提高1个单位,土地可持续指数则下降3.166个单位;而被认为是衡量土地细碎化最重要的指标——平均地决面积的大小,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支配影响较弱,平均地块面积增加1个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仅增加0.01个单位。
其他文献
本文从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出发,归合至城市符号、城市群符号,对城市群符号的构建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检视。本文认为城市群符号演绎了多座城市不可替代的个性集合,这些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象、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具有进步的宇宙观和渊博的知识,一生中做出了如"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指南针"、等许多居世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多所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访谈及实地调研,真实展现了陕西省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生存样态。并针对陕西省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善民办高校辅导员生
吊文是借垂吊古人以寓示自己的不平、或悼念亲友、或借物言志,主要采用骚体、骈体、散体等形式,且题目中一般包含“吊”、“悼”、“哀”等字眼的一种文学样式。本文对魏晋南北
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信息技术设施逐步完善,人类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的数字世界已成为生存的一种重要环境,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已悄然融入生产和生活中。基于此,数字
长久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境地,落后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限制了我国农村的持续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国家开展
医学数据体绘制是采用现代的计算图像处理技术,针对医学规则数据集进行重新采样、重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二维、准三维、三维图像,便于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
<正>在装置、观念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泛滥的时代,"绘画死亡了"似乎成为了一种主流观点。这就使得一时之间,各种艺术节、双年展上,非架上绘画呈现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目不
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多项研究计划来探索该问题。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地区1959-2011年58个气象站点的逐旬降水量、平均气温、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人类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与日俱增,海洋油气的开发由浅海向深海水域乃至超深水域迈进,因此适合深海开采的深水平台成为当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