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义动词的历史演变和共识分布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表示“將食物放在水中加熱食用”這一概念時,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常用“煮”,部分方言中也使用“煠”。在漢語史上有“烹”“煮”“缹”“湘”“胹”“煎”“瀹”“燉”“熬”“煨”“焯”“腤”“(月正)”等不同表達,我們將這些詞統稱爲“煮”義動詞。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對象及研究意義,梳理了有關“煮”義動詞的研究現狀,對本文所使用的語料、研究方法進行說明。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體,共三章。第一章參照學界的一般看法,將漢語史分爲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代漢語三個時期,調查分析語料,對“煮”義動詞的語義、語法變化作歷時性分析。上古漢語時期,表示“煮”義的動詞有七個,分別是:“烹(亨)”“煮”“煎”“胹”“缹”“瀹”“湘”。“烹”產生的時代較早,《詩經》時代已出現,在整個上古漢語時期使用頻率最高,分佈範圍最廣,爲此期的主導詞,對象以肉類食材爲主。“煮”在西漢時期出現,與“烹”同義,對象多樣,但在目的上更側重“治病”,食用對象爲病人。“煎”“胹”二詞的對象均爲肉類食材,“煎”在語義上強調結果“水幹”,“胹”側重對象熟爛。“缹”“瀹”“湘”三詞在文獻中的用例很少,特別是“湘”僅在《詩經》中出現,後代不再使用。在語法上,各詞均可以在句中作謂語,後可加賓語。中古漢語時期,新增“煠”“腤”“(月正)”三詞,“胹”“湘”二詞消失,此期“煮”義動詞共有八個。此期主要變化是“煮”地位的上升:首先,使用頻率大大上升,無論是中土文獻還是佛經文獻,“煮”的使用頻率與“烹”相當;其次,魏晉南北朝時期,“治病”“賑災”等附加義逐漸消失,特別是在《南史》等史書語料中。“烹”沿用前代用法,無新用法產生,多爲引用前代文獻中的典故,與其他詞的組合能力較強,“煮”對“烹”的替換開始萌芽。“煠”首見於《齊民要術》中,義爲將果蔬放入沸水中焯水去腥。“腤”“(月正)”二詞意義相當,僅見於《齊民要術》,語義上強調食材和調味品一起烹煮,多用於菜名。近代漢語時期,新增“熬”“燉”“煨”“焯”三詞,“腤”“(月正)”二詞退出。元代,“煮”對“烹”的替換完成,“烹”保留在固定用語、詩句、典故等文言性較強的語料中,或以構詞語素的身份參與構詞,如“烹飪”“烹調”等詞。“煎”“熬”“焯”“燉”“煨”等詞,在烹飪對象、烹飪時間、火候大小、水沸程度等方面各有不同,體現出此期烹飪技術等逐漸成熟與精細。“煎”“熬”的區別主要在於烹飪對象的不同,“煎”的對象多爲藥,而“熬”的對象以粥爲主。“燉”“煨”在語義特征上有文火、時間長等相似點,但“燉”的結果強調熟爛,與“煨”相別。“焯”表示將食材放入沸水中略煮去腥,與南北朝時期的“煠”語義相同,“焯”的出現與“煠”轉入“油炸”義場有關。
  第二章討論了“煮”對“烹”的替換。南北朝時期,“煮”開始對“烹”進行替換,至遲在元代“煮”完成了對“烹”對替換,“烹”在後代文獻中多保留在固定結構、典故、詩句等文言性較強的語料中,如“烹龍炮風”,或以構詞語素的身份存在於複合詞中,如“烹飪”“烹調”。替換原因主要有三個:表義明晰性、“烹”的語素化以及語言的經濟性。
  第三章參考《漢語方言地圖集·詞彙卷》《現代漢語方言詞典》《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詞彙集》等方言資料,對“煮”義動詞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分佈情況進行描寫,並嘗試從歷時角度對此作出解釋。
  第三部分是結語。總結了本文的研究過程和結論,同時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處。
其他文献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金融超级大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实现了高度的货币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出口国。它快速的辅助变化和改善进展,使它成为一个高薪工资国家,再加上一个快速发展的巨大的城市中心和富裕的购买者,也将其转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全球市场,占世界进口的10%以上。对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来说,中国为他们提供了一扇非凡的开放大门。除了不断发展的货币和政治意义之外
学位
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搜集民歌的号召,之后各地便开始掀起了一股唱民歌,写民歌,和搜集民歌的热潮。“新民歌运动"倡导全民创作,从动员客体的维度来讲,参与“新民歌运动”的群众存在年龄,身份,阶层,甚至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普通大众和知识分子在权力的干预之下达到最大程度的混同,底层群众被赋予的创作的合法性,从而实现了由普通人群向创作者身份的转变,本应作为创作主力军的知识分子则顺势滑向舞台的边缘。“
土地改革运动后,村庄里的各类劳动主体都被划分了成分,村庄开启成分政治时代。在传统时期拥有较多土地并雇佣工人或出租土地的农户,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划分成地主、富农、小土地经营者等。这三类成分被村里人称呼为“高成分人”。面对成分划分后的政治压力,他们生存状况大为恶化,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在这种政治环境里,这类群体如何更好的保护自身利益,作为研究者如何更好理解他们行为选择的逻辑,成为本论文思考的焦点。本文采
195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号召各地农村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推行科学合理密植,从此密植运动迅速在全国农村推广,成为“大跃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密植由开始的科学生产活动蜕变为过度政治化的行动。大跃进时期的密植是一次科学种田的实验,科学种田在农村的推广需要国家的力量,国家也需要科学种回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来支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殡葬改革是新形势下国家出于对移风易俗要求的社会改革,经过30多年的艰苦推广,殡葬改革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伴随其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很复杂的。政府作为一种行政机构,其服务职能不断增强,也不断的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责,但是对于时时刻刻都能产生的婚丧嫁娶的行为,政府却不可能全部管理,政府职责的有限性以及其人员机构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工作能力。但是如果将这些婚丧嫁娶的事物完全放之由之,又是不可取的。所以便需
学位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认识到农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对贫雇农的关注加强,获得广大贫雇农群体的支持,新中国的发展才能顺利进行。而贫雇农最为关注的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农民所有的土地产权得以确立。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及加强国家建设,农村需要进行合作化生产经营,因此党和国家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运动。从土地改革到
学位
“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公共食堂是牵动数亿农民参与其中的深刻社会变革,也是国家建构中整合乡村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国家从动员农民加入公共食堂到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延续食堂,农民从对食堂的自愿加入到不满再到抵制食堂的行为转变,这一过程中体现着国家的强制权力和个体权利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文结合当时的政策背景和食堂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描述和分析公共食堂亲历者农民的心路历程和行为变化,分析国家公共食堂政策的具体实
记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在相当长时间里记忆研究的主阵地都是心理学,近几十年才获得了人文社科、社会理论与文化研究的青睐。文学与记忆的关系同样古老,在进入当代研究者视野之前,两者的联系便已经存在。当前文学与记忆的研究视野中创伤记忆、文化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互文性等往往成为关键词。记忆的伦理,在相当长时间里在哲学及其分支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的领域中讨论热烈,但直到近些年来,才获得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学位
《说文辨异》为清代学者翟云升所着,共有8卷,将《说文解字》的前十四卷重新分卷,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八都是由《说文解字》中的两卷合为一卷,如《说文辨异》中的卷一对应《说文解字》的卷一、卷二。卷六、卷七则是对应《说文解字》的卷十一、卷十二。《说文辨异》各卷内部根据《说文解字》的部首顺序列字,但并未收录所有的部首和字,共收字头2888个,先列部首,後列所阐发之字。每条将《说文》本论文条举於前
学位
《广六书通》,清人程瀚辑录。该书是一部篆体古文的字书,主要辑录的材料有《汗简》、《摭古遗文》、《集篆古文韵海》、《六书精蕴》、《六书正譌》等近百种书籍。《广六书通》“以韵分字,而以隶领篆”,楷体字头下主要收篆体古文,兼收印文的各种变体,间或录有金文,所收各种古文形体一般注明出处,其数少者一二,多者数十个。这些古文与字头,除形体相符外,还包括大量的异体、通假、同义换用、讹误、正字和俗字等多种关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