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质煤粉爆炸特征及微观机理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硫、高灰和褐煤等低品质煤碳资源储量巨大,实现这些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安全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煤粉爆炸能量巨大,充分利用煤粉爆炸能量,将可以有效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研究煤粉爆炸特征和微观爆炸机理可以为爆炸能量安全利用提供指导。本文以高硫、高灰和褐煤等低品质煤为研究对象,研究煤粉爆炸特征,从煤的微观分子结构入手,采用SEM、Raman、FTIR和XPS测试分析了煤粉爆炸前后表观形貌、微晶结构、官能团以及C、N、O、S元素存在形式的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煤微观结构与爆炸反应的关系,构建了煤的大分子结构模型,以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为指导,模拟计算了煤大分子模型能量、密度、化学键键长和静电荷数,分析煤粉爆炸微观反应机理,并探讨煤粉爆炸能量利用技术方案,以期对实现煤炭的安全高效、清洁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低品质煤粉不同初始条件下的爆炸敏感性和爆炸强度参数特征,并分析了固定碳含量和镜质组反射率(R0)等煤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对爆炸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粒径的增大,煤样DH和YW的75?m煤粉比48?m煤粉的最小点火能值小;R0和固定碳含量对不同粒径煤粉最小点火能影响不同,随R0的增大,最小点火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趋势,随煤粉粒径的减小,这种趋势逐渐减弱;而最小点火能随固定碳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煤粉颗粒越大,减小的趋势越显著。爆炸下限随R0和固定碳含量的增大均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褐煤爆炸下限较低,但其PMax和(d P/dt)Max都较小。50-225 g/m~3浓度范围内,煤粉爆炸强度随浓度的增大不断增大;随煤粉粒径的减小PMax和(d P/dt)Max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R0对PMax和(d P/dt)Max的影响与煤粉浓度和粒径有关,浓度和粒径越大,R0影响越大。(2)通过煤表面形貌和爆生气体分析了煤粉爆炸过程。发现煤粉颗粒形状各异,棱角分明且表面光滑程度不一,褐煤的颗粒表面较为平滑,有片状结构附着在煤颗粒表面,同时褐煤颗粒粒度分布较均匀。爆炸后,高温环境下煤粉颗粒表面结构破坏,棱角消失,气体挥发分逸出使得颗粒表面产生孔洞结构。爆生气体中,甲烷和乙烯的生成量随煤粉浓度和粒径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乙烷和乙炔生成量较少,小于150?m的煤粉的爆生气体中基本检测不到乙烷和乙炔;爆炸压力越大,爆炸越剧烈,消耗的氧气量越多;褐煤CO/CO2值较小,爆炸反应的不完全程度较高;随粒径增大,CO/CO2值随R0的增大变化较大,R0对爆炸反应的完全程度影响较大,粒径较小时,影响会相对削弱。(3)定性和定量分析了煤中微观结构在爆炸前后的变化,研究了煤中官能团和微晶结构的变化特征规律。煤中含氧官能团主要是羟基和醚氧基(C-O单键),褐煤中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较多且以短链为主,随R0的增大,煤的芳构化程度进一步增高;不同煤样爆炸后的C-C键、C-H键、C-O单键和C=O双键相对含量变化不同,羧酸COO-的变化较为统一,相对含量明显减小;相比芳香结构,脂肪结构热稳定较差,爆炸后芳基-烷基醚以及脂肪结构中的甲基和亚甲基结构显著减少,脂肪侧链大量断裂脱落,部分自由基以烃类小分子气体形式逸出。FTIR结果表明,爆炸后碳氧结构对应的特征吸收峰变弱甚至消失,矿物质和灰分的特征吸收峰变强。爆炸后微晶结构无序度降低,微晶尺寸减小;相比褐煤,R0较大的煤粉爆炸前后微晶尺寸变化不明显。(4)提出了包含热激发、气固耦合反应和链式连锁反应三阶段的煤粉爆炸反应机理。根据13C NMR、FTIR和XPS测试,构建了煤大分子结构并进行了能量优化,通过键长和键能分析,煤分子结构中化学键热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为:Car-Car>Car-H>Car-Cal>Car-O、Cal-H>Cal-Cal>Cal-O,其中Car-Car结构中稳定性多环大于单环,Cal-Cal中环状结构大于链状结构,芳甲基比脂甲基稳定,醚氧键在热解反应中最不稳定;S和N等杂原子会影响C-C键稳定性,苯环中N原子使苯环共轭性加强,与含硫官能团相连接的Cal-Cal偏长,结构相对不稳定。煤粉爆炸反应分为热激发、气固耦合反应、链式连锁反应三个阶段,煤粒吸收点火源能量受热分解,活性化学键断裂,生成小分子烃类气态物质和大分子自由基碎片,气气、气固以及固固自由基碎片与氧气以及相互之间不断发生耦合反应生成新的分子结构和自由基,周围煤粉颗粒之间通过热传递受热分解,当放热量和放热率大于煤粉颗粒吸收和散失热量和速率时,链式连锁反应加速燃烧过程,最终导致爆炸。(5)阐述了煤炭原位爆炸发电技术构想,探讨了爆炸能代替燃烧能驱动内燃机发电和脉冲爆炸发电的两种实现煤粉爆炸能量利用方式,借鉴脉冲爆轰发动机技术,对实验装置爆炸腔体进行了初步设计。
其他文献
在我国,煤炭的高效安全开采关系国计民生。在深部井下实现智能化和无人化采掘已成为国际煤炭采掘领域的共识,我国政府对此极为重视。2019年国家煤矿安监局制定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推动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5类、38种煤矿机器人的研发,凿岩机器人位列其中。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发一种具备新型钻臂构型的凿岩机器人,可以进行运动学精准求解,能够确定机身位姿并完成快速精准钻孔定位,最终实现井下安全高效
学位
神东矿区是世界上开采技术先进的煤炭基地,但煤层赋存多样,软岩巷道所占比例较大。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强度的加大,采动应力增强,软岩巷道在高应力作用下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底臌问题。因此,研究高应力软岩巷道底臌机理及其控制技术,对于保障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神东矿区高应力软岩巷道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实验室内试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对底臌机理及其控
学位
当前国际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低碳发展趋势明显。我国的经济社会目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变化,开采煤矿会引起许多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问题。煤炭绿色开采正是针对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的。煤炭绿色开采效率与保障机制的研究是我国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论文结合各大煤炭
学位
水生态安全一直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对于保障水生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中臭氧氧化工艺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单独臭氧氧化工艺对于一些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效率不高,并且可能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毒性更高的物质。催化臭氧氧化工艺通过加入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系统中羟基自由基浓度,从而获得更高的有机物矿化率和出水生态安全。一直以来,催化臭氧氧化工艺缺乏可稳定运
学位
虽然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预防效果仍可提高的空间在于以组织为范围找到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本文从事故组织的视角出发,明确事故发生在煤矿组织内,采用事故致因模型对组织内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两个层面的事故原因进行研究,并将得到的事故原因进行事故预防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24Model为理论驱动,
学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气管和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不适症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期刊
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深部煤炭资源的原位清洁转化技术已成为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深部煤层地下气化技术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中深部煤层气化工艺、顶板冒落就对深部煤层地下气化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大城勘查区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岩石热物理性质实验、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热物理性质实验得到了典型岩石关键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使用控制注气点后退工艺实验台得到气化工艺
学位
我国城市建筑面积和建筑密度不断增大,火灾风险逐年走高,城市火灾成为引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消防站作为保护公共消防安全的基层组织单元,是城市安全、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为提升城市消防站应急救援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火灾的时空分布和事故特征,基于消防需求点(源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兴趣点”的概念,即Point of Interest,POI)开展了城市火灾风险等级与空间分布可视化研究,
学位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和沙丁胺醇常规治疗,在对照组药物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
期刊
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煤炭产量提高的同时粉尘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粉尘容易引发尘肺病和爆炸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巷道通风时风流为湍流状态,粉尘在风流中的运移及沉降过程复杂,导致粉尘运动规律的研究很不完善。风流的流动机理及粉尘输运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对解决煤矿粉尘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风流是研究巷道内粉尘运动的基础。通风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影响了风流的分配,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