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银行公司治理的演变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改革的一大“热点”,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体系稳定的微观基础。本文试以史为借鉴,对我国民国时期金融业的公司治理进行探析,以当时华资银行的中坚一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为研究对象,因其有典型性。1912年2月,中国银行由孙中山批准成立至今已有95年的历史,历经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直到现在仍是我国最大的专业银行之一。它一开始以国家银行的面貌出现,到随之发展成为一个商业银行,公众持有的股份达到99.75%以上,之后再经历国民党垄断的曲折,成为政府完全控制的工具,期间所走的跌宕起伏的道路,是近代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本文在对公司治理以及银行公司治理含义与内容界定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中国银行公司治理的演变过程作一研究。本文以1912年中国银行成立至1944年经历的6次银行例则、条例、章程修改以及两次改组为主线,主要从银行条例与章程所规定的制衡机制、产权结构、信息披露机制、人事制度等方面来揭示其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 文章共分五部分,首先在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上,介绍与归纳了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民国时期中国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然后分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前期、后期三个阶段,阐述了中国银行为提高竞争力,致力于内部组织与管理制度、产权结构等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的同时,为摒除政府干涉与控制,与历届政府进行的既有抗争又有合作的博弈。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政府行政力量对中国银行的制约与管制逐渐加重,直至完全控制。1916年北京政府向中国银行下达“停兑令”,以行政命令干扰中国银行的业务,南京政府立后,通过两次改组逐步把中国银行纳入南京政府金融垄断体系的一部分。面对政府的一步步紧逼,一开始中国银行还能应对,成功抵制政府停兑令,利用改组为专业银行的机会,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来增强自身实力,但随着政府的强硬,中国银行对垫借款项、加入官股等越来越显得软弱无力,政府逐渐占据了上风。从总体上看,民国时期中国银行公司治理经历了规范一完善一扭曲过程;最后通过分析中国银行公司治理演变历程,指出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对银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当今商业银行改革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两汉历任荆州地方官吏以及荆州地方治理做为研究对象,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两汉时期地方官吏的设置情况。第二部分通过对正史及考古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两汉历任荆
本文试图以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起源为起点分析女权主义社会活动家贝蒂·弗里丹的个人生活经历及其自由主义女权思想的形成过程,重点考察她的思想给早期的“全国妇女组织”的宗
随着VoIP(Voice over IP)技术的快速发展,VoIP语音网关成为语音通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设备。由于在语音网关中涉及复杂的语音信号处理,同时目前VoIP的标准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绿色果品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既不对环境和果品造成污染,又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综合防治的办法保证
近十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信息产业技术研究和发展的中心,通信事业的发展举世瞩目。探讨了广西通信业的发展和进步历程,有针对性地对广西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业务发展两个方面进行
分析了IEEE802.16 MAC层QoS机制,结合分级公平调度准则,提出了一种针对IEEE802.16网络环境的QoS调度架构。 Based on the IEEE802.16 MAC layer QoS mechanism and the hier
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欧洲经历了重大的社会转型过程。教育领域也相应的发生巨大变化。中世纪基督教垄断教育的状况被打破,教育出现世俗化趋势。另外,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这段时
舆论对于政府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何处理与舆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讨论政府舆论导向的对策与方法的问题。然而,我国自80年代末
通过分析PON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介绍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为代表的FTTx接入网技术,描述了通信行业解决“三网融合”和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主流宽带接入技
阐述了中国电信“全球眼”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的特点,其网络视频技术与移动技术相结合,在公众市场上具有竞争的潜力和能力。从营销的角度分析了公众对“全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