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机制的创新——以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文化既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新农村建设运动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和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在消除城乡差别和东西部差距,使所有的人都能平等享受文化权利。十六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领确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数量、结构、层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而言,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图书馆、文化站、博物馆等一系列农村文化阵地萎缩、设施简陋、经费匮乏,甚至功能丧失,这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农村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极不适应,以致大多数的农村农民没有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的权益。因此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是当前文化工作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尤其是在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条件下,如何确保政府的公共财政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如何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真正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浙江省自2003年开始就非常重视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0年,要初步构建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过若干年的摸索和实践,该省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典型和做法。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省一些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的深入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实质规律和发展因素,尝试能对我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途径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产生了亲近自然、走向乡村的需要,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休闲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加强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和和合理性,达到有效的灭火效果.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超压现象产生的原
社会保障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在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稳步、持续、高效发展,社会政治及其他事业改革能够顺利实施,人民生活安定、安
期刊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东莞的
通过查阅《四部医典》中记载的藏医眼疾“冉卜惹”的概述、病因、症候分型、临床表现等,比较和分析其独有的特色治疗方法,并略分析其用药原则,为藏医的科学性提供有力依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新的时代特点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的重大战略。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作用举足轻重,发端于西方国家的
期刊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多年的高位运行,而就业市场却反转低迷。这其中,由于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高校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而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