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利益观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就社会背景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扩大是其利益思想得以确立的宏观背景。尤其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利益的分化和扩展以及利益矛盾的突显,使得社会分工条件下潜藏着利益异化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用下成为历史现实。探究利益矛盾的根源之所在,寻求利益协调的现实路径,将对利益的关注上升为理论表达逐渐成为当下的现实性课题;从理论溯源来讲,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利益问题认知和探索,成为马克思利益理论借鉴的重要依据。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了优秀思想家对利益问题的论证,经历了扬弃的持续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了马克思利益观的逻辑建构。首先,本文从追溯对马克思利益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认知出发,将不同时期思想家们对利益问题的表达和见解进行系统性梳理,在哲学的视野下考究每个时期的利益观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根源。进而探究马克思利益观是对利益问题本质性表达,是利益理论的历史性飞跃的缘由。其次,多层次地探讨马克思利益观的基本内涵,细化马克思利益观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明晰利益演化的逻辑进路,可以确证利益是社会形态嬗变的深层推动力;厘清“现实的个人”是利益归复的真实本原,利益的深化和扩展,只不过是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在社会进程中明显外化;对马克思利益观三重维度的深层探讨,多维度剖析马克思利益观的内在逻辑以及多种形态下利益转化关系。基于人与利益多元化建构的过程,可以将马克思利益观描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利益互动和转换的逻辑生成。最后,马克思利益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建构的基础性范畴。对于马克思利益观的逻辑起点的再思考、基本内容的再审视及新时代价值的再发掘,既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与时俱进的现实之维,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自觉和价值建构的题中之义。通过对马克思利益观的重新审视和理论价值的再思考,寻求新时代下的理论新突破,赋予其新时代内涵,以探讨指引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