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类、潜文本和诗歌传统——安德鲁·马维尔《致他羞涩的情人》新解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d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斯·艾略特曾盛赞安德鲁·马维尔的诗歌《致他羞涩的情人》,称其如同罗伯特·赫里克的《致妙龄少女,莫误青春》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激荡回响。由于艾略特在诗界和批评界的崇高地位,他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该诗的研究方向,评论界普遍认为马维尔以精湛的技艺表达了“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然而诗中对情欲近乎露骨的表述以及诗中说话人对肉体欢愉几近偏执的渴望不免引来争论:诗中说话人是否是诗人本人?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莫衷一是。
  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可以看出诗中说话人的身份是解读本诗的关键,对文本进行整体细读可以发现该诗表现出明显的反讽叙述:诗人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以及对整体结构的把握,从而悄然植入对诗中说话人的讽刺,并以此保持同说话人的身份距离。同时,根据学界目前广泛认可的对戏剧性独白这一文类的定义,可见《致他羞涩的情人》中诗人与说话人并非一体,这是该诗属于戏剧性独白的力证,从而对这首诗的文类进行了新的解读。这一发现说明不能将该诗简单理解为表达某一情感的抒情诗,诗中的声音并不是独调的,诗中说话人的观点和诗人对其的反讽在这一文本中形成“双重声音话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则为这一发现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次,对该诗的整体细读还发现在其“及时行乐”的框架下隐藏着以“时间”为主题的潜文本,诗中说话人在对“羞涩的情人”进行规劝、恫吓和威胁的过程中暴露出他对时间的恐惧,这样的时间观导致了他对“及时行乐”的执念,而诗人则在对说话人的反讽中暗含了对其时间观的质疑和批判。此外诗中说话人所代表的时间观并非凭空而来,亦非诗人为追求艺术效果而刻意进行的捏造,这与当时的文学创作语境密不可分,文艺复兴的兴衰以及时局的变迁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时间观造成了深刻影响,对时间的讨论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
  在对本诗的文类及其潜文本中主题进行新解的同时,这些新发现也为《致他羞涩的情人》的互文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不难看出该诗并非如同艾略特所言完全是对传统的拥抱,相反,马维尔在该诗中既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也表现出对传统的偏离和反抗。
  
其他文献
诗歌叙述学研究正在兴起,并已成为诗学研究的新的领域。作为非传统的叙事文本,诗歌具有独特的叙述特性与意义。从宏观来看,诗歌有单首诗歌,也有组诗。组诗是若干单首诗歌的集合体,从实际作者的创作来看,这种组织形式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组诗的叙述并未受到关注。  本篇论文以新时期组诗为文本例证,重在探索诗歌系列叙述以及“聚焦”这一核心概念带来的对组诗艺术效果的创造。其目的在于探究两个问题:作为
学位
《恒言录》是清代钱大昕所作的一部收录常言俗语的辞书,包括卷一吉语类、人身类、交际类、毁誉类,卷二常语类、单字类、叠字类,卷三亲属称谓类,卷四仕宦类、选举类、法禁类、货财类,卷五俗仪类、居处器用类、饮食衣饰类,卷六文翰类、方术类、成语类,共6卷745条语汇,词义涉及范围广,书证较为详实全面,为研究汉语常用词汇及方言俗语提供了丰富语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较高价值。纵观前人已有成果,针对《恒言录》词汇内
“母亲”形象的书写一直经久不衰,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绝大部分小说都将聚焦点集中在女性身上,关于女性书写,母亲书写必然首当其冲,王安忆在作品中呈现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对母亲形象的思考与重新书写,反映了王安忆不同阶段对母亲形象的认知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与个人经验的影响。  本文试图立足王安忆文本中的母亲形象,通过采用文本细读、经典作品阐释,并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系统探讨、完整展
学位
东汉末期,中央集权日趋衰微,吏治腐化朽败,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经学内部也发生极大变化。社会上逐渐产生了要求整顿社会风俗的思潮,批判腐朽风气的声浪日渐响亮。应劭由此撰写《风俗通义》,其书记载了大量民间习俗与传闻,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俗,是研究汉代礼仪制度、社会文化的重要史料。在其中,应劭将地理独立列为《山泽篇》,并于此篇中选取了十四条地理实体进行地理书写。  本文旨在探讨应劭《风俗通
八股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它存在的500余年和废除后的100余年里,与其一直相伴的是优劣、功过、存废的巨大争议。而经义化的内容取向,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单一化的选才路径尤其为后人诟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把它作为遗迹供后人凭吊,汲取教训;还是作为遗产供后人继承,取其精华,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学位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崛起的“第一代女作家群体”[1]中的代表人物。她独树一帜的小说风格,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本文拟以其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以《花之寺》、《女人》和《小哥儿俩》三部小说集为特例进行分析,探求其小说的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  论文第一部分简要论述凌叔华生平及其创作概况,并通过分析其笔下的两类——妇女和儿童,指出其小说在思想方面与同时代其他女作家相比体现出的个性,挖掘其深刻的思想意蕴
学位
学位
作为人们生活中出现较为频繁的语言结构,“XP+才怪”在意义表达上有较为强烈的,反预期形式的否定意味。现行有关“XP+才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结构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的研究上,而从构式语法视角出发,对“XP+才怪”展开构式分析,并探讨其认知生成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语言结构“XP+才怪”所表达的意义难以从其表层组成成分推导而出,故而属于构式。对此,本文基于CCL(Center for Chinese
学位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1993),她擅长用细腻的语言来展现人物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深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形象地描绘了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图景。《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创作的第一部关注男性主人公成长的作品。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奶娃”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南下寻金途中不断探索家族文化历史的经历
学位
阿瑟·米勒是美国二十世纪三大剧作家之一,他擅长通过对小人物生存困境的描写来展现社会问题,因此被称作是“美国戏剧的良心”。如果说米勒早期戏剧中人物的生存困境主要与社会有关,那么作为米勒创作中期的一部代表作,《代价》中主人公维克多的生存困境更多的来源于他的自欺:维克多通过坚信自己对父亲的责任,否定自己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来逃避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因此,研究这部戏剧中维克多的自欺行为有利于深入揭示米勒埋藏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