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气)特征研究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的富含有机质黑色页岩,普遍被认为是中上扬子地区最佳的页岩气研究对象。前人已对这套黑色页岩进行了系统的烃源岩分析,但对其页岩气储层参数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未建立各项储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对其含气性主控因素没有定论,从而阻碍了页岩气的评价和勘探。本次研究通过对贵州习水骑龙村剖面黑色页岩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吸附气实验分析等,系统研究了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物性特征和含气性特征。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与深水陆棚的交替:①五峰组黑色页岩段为深水陆棚;②五峰组观音桥段为浅水陆棚;③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段为深水陆棚;④龙马溪组上段泥岩-灰岩段为浅水陆棚。沉积环境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有机地化参数(如TOC)的不同,TOC较高的黑色页岩段集中在五峰组下段与龙马溪组下段,为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层段。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少数地区为II1型;有机质丰度较高,黑色页岩TOC集中在2.0%~8.0%之间;有效黑色页岩厚度>30m;Ro值大于1.8%,一般在2.4%~3.6%,已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核心地区的Ro≥1.6%(最大达3.6%),Tm~ax≥470°C。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伊利石和少量绿泥石、蒙脱石)、石英、长石、重晶石、黄铁矿和石膏等。五峰组-龙马溪组从底到顶,石英含量逐渐减少、粘土矿物含量逐渐增加。系统实验发现黑色页岩中TOC含量与石英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粘土含量呈负相关性。研究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密度值介于2.16-2.65g/cm~3之间,平均值为2.47g/cm~3。黑色页岩孔隙度峰值在4%~8%,均值为6.17%;非黑色页岩段,孔隙度偏大,集中在5~10%之间,平均值为6.63%;总体而言,黑色页岩段孔隙度低于非黑色页岩段。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裂缝和有机质孔四种类型,粒间孔和粒内孔是主要的孔隙类型。比表面值介于4~32m~2/g之间,峰值在22m~2/g附近;总孔体积在0.008m~l/g~0.032m~l/g之间均有分布,平均值在0.02m~l/g左右;不同岩性的孔隙大小分布都呈现出明显的三段式:<6nm,6~11nm,11~1000nm。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吸附气量兰氏体积VL为1.17cm~3/g-4.36cm~3/g,平均值为2.41cm~3/g。黑色页岩中的硅质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有机质是控制微孔的主要内因,同时微孔(<10nm~)的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与甲烷吸附量大小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有机质微孔才是影响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时海马组织中ERK表达的变化,探讨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6周龄的SD大鼠55只(体重14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定位之学,是关于人面对天地、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如何进行自我定位的学问,是在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中,人类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学问。我们知道,资
<正>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企业走向市场,不仅仅要看盈亏状况,还要看现金流状况。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若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
科学进行列车运营日计划编配对提高列车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最优-最差蚁群算法(BWAS)的车次车号匹配算法。对列车运营日计划表进行分析并对列车运营
<正>唤醒是德国文化教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最早由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提出。斯普朗格认为精神领域的教育,传授知识并不是唯一目的,而是通过发挥其唤醒功能,唤醒人的
近年来,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学说逐渐形成和发展,资本结构与企业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开始得到逐步的认识。本文通过综述学术界关于产出与有限责任效应、掠夺行为与
古镇记载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保留了历史的文化基因,通过建筑的外在体现和文化的内在表达共同传承着人类历史文明。中国目前的古镇数量已经超过250个,质量参差不齐,而在开发过
为了实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科学定量管理,建立了一种AdaBoost集成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该方法首先采用SVM方法对信用风险数据进行分类学习,建立基学习器;接着通过AdaBo
<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品德,家长是幼儿健康成长最好的老师。但是,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已成为一个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形成了后现代“碎片化”文化传播环境,时间被分割成了零散的一段段,人们开始习惯于通过手机、互联网、SNS社交网络以及即时通讯工具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