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statin突变型和野生型大白猪脂肪性状、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比较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bo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TGF-β超家族的一员,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节因子。MSTN-/-型牛、猪、兔等动物的脂肪含量显著下降,且瘦肉率、产肉量提高,但其内脏重量显著减轻。目前尚无对MSTN+/-型大白猪的脂肪性能、器官指数及肠道微生物进行系统检测的相关报道。因此我们从同一父本(MSTN+/-型,F5)的后代中,选出17头MSTN+/-型大白猪(MSTN组)和18头野生型大白猪(WT组)进行试验。试验猪240日龄时进行屠宰,测定脂肪性状及器官指数;并检测其中12头猪的空肠、回肠和盲肠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如下:1.MSTN+/-型大白猪的体重,体长与WT型无显著差异,但背膘厚极显著降低(p<0.01);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板油重显著降低(p<0.05);2.MSTN+/-型猪的心、肝、脾、肺以及肾的重量与WT型无显著差异,而舌重比WT型显著增加(p<0.05),空胃/宰前活重显著减小(p<0.05);3.通过Mann-Whitney U test秩和检验分析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相对丰度,MSTN+/-型和野生型大白猪的空肠,回肠和盲肠内菌株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且LEf Se分析结果显示,MSTN+/-型大白猪和野生型大白猪的空肠,盲肠之间存在42个显著差异的菌株。进一步采用PICRUSt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预测,发现MSTN组空肠的微生物在感染疾病通路上的富集程度较WT组低;盲肠微生物在能量代谢通路上富集程度较高。综上,经过长期繁育的MSTN+/-型大白猪仍具有体脂率下降的优良经济性状,其器官指数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空肠内微生物组成变化可能会降低MSTN+/-型大白猪感染疾病的几率;而盲肠内微生物组成变化可能有助于提高能量利用的效率。因此MSTN+/-型大白猪比野生型大白猪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人工授精已在猪生产高度集约化的国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近几年来,国内大型商业公猪站开始投入运营,先进的测定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员对于精液数据积累更加系统和准确。因此,对更多的公猪群体进行表型到分子层面的研究得以实现。本研究收集整理2016~2020年广西某集团下属3个猪人工授精中心共1179头长白和952头大白公猪精液性状累计143,814条数据。采用R软件GLM函数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甘油酯与丁酸甘油酯对肉种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其在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体重与产蛋率相近的清远麻父母代种鸡27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CG(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月桂酸甘油酯添加组GML(基础日粮+月桂酸甘油酯300 mg/kg)与丁酸甘油酯添加组BY(基础日粮+丁酸甘油酯500 mg/k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
鸡冠具有丰富表型变异,其不仅是重要的散热器官和作为衡量早熟的性状,也是重要的包装性状,在肉鸡生鲜转型上市中具有天然标识的重要作用。三叉冠是鸡冠的一种特殊冠型,其作为屠体的天然防伪标识,对其报道很少,特别是对其的分类、命名、各亚型的遗传规律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在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保种群和专门化品系中调研,探究单冠和三叉冠的变异类型及分布比例,初步对其命名,通过8种不同交配类型的杂
发酵饲料是利用一些益生菌种与饲料中植物性原料发酵后,使得饲料中具有一定量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且保留了原先饲料营养的全价料。本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90±2.3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的阉割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态发酵组,每组设置有8个重复,每个重复内设置3头阉割公猪,分栏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与发酵全价料(试验组),出栏重达到130 kg左右时,从每个重复删掉挑选一头试验猪进行屠宰取样,测定其生长
巴马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地方猪种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其脂肪含量高、饲料利用率低且生长速度慢,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猪的传统遗传选育周期长、耗资大,CRISPR/Cas9基因编辑能够经济高效地实现动物基因组的定向编辑,为快速改良猪生产性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应用工具。易洛魁族同源盒3(Iroquois homeobox3,IRX3)被证明与人类肥胖显著相关,小鼠实验表明完全敲除IRX3基因可显著增强
在肉鸡生产中,饲粮成本占比最大,约占总生产成本的70%。通过育种改善饲料利用效率,降低投入与产出比,对养殖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但由于测定难度大、耗时耗力,实际育种中很难实现对饲料利用效率的直接遗传选择。已有研究表明,剩余采食量(RFI)作为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选择指标,已在肉牛、生猪等畜禽品种选育中使用,但在肉鸡育种中还少有报道。本研究以广东一育种公司的快速型白羽肉鸡(B系,终端父系)为试验素材
产肉性状的遗传改良是生猪良种化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中外猪种在产肉效率和肉质等经济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地方品种猪的优秀种质资源在肉质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现代育种中的挖掘和利用仍相对匮乏。本研究对西方商业猪种(大白猪和长白猪)、中国地方品种猪(梅山猪、五指山猪及藏猪)以及我国培育品种(松辽黑猪)等6个品种猪的活体体尺、胴体屠宰、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等性状指标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同时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甘油酯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大肠杆菌攻毒后的保护作用,为其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一: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60羽,按初始体重一致原则(无显著性差异)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试验期为63d。三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无抗负对照组,即NC组)、抗生素添加组(基础日粮+250 mg/kg土霉素盐+200 mg/kg那西肽,即PC组)与丁酸甘
蚕豆种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光谱参数与营养利用和代谢之间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少有报道,尤其是加拿大西部常见的蚕豆品种,本研究旨在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S)技术探究在加拿大西部生长的不同基因型蚕豆种子和不同热加工处理对蚕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影响,为日后的反刍营养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数据。试验一: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子光谱(ATR-Ft/IRS)测定不同品种并经不同时间瘤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野猪(如非洲野猪或者欧洲野猪等)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使全球的养猪业受到严重的危害,从而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目前ASFV至今尚无有效疫苗可用于防控,对ASFV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和预防是防止该病爆发的主要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基于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