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过程的区域传输作用及天气尺度环流的影响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湖南-湖北)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重要枢纽,不同天气环流下大气热力、动力条件及区域传输和本地排放对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传输汇聚的影响及机理,是亟待深入研究的大气环境科学问题。本文基于2015-2020年环境-气象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大气动力学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全面认识了不同天气环流型下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作用,明确了区域传输是诱发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长江中游两类典型的“传输过境”(RTT)和“传输滞留”(SAT)重污染过程生消演变的异同特征及气象影响机理,定量评估了区域传输对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过程及大气污染变化的影响程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PCT),对2015-2019年采暖季长江中游74 d PM2.5重污染日进行天气环流分型,得到PCT1高压底部传输型(占比:55.4%)、PCT2低压辐合累积型(占比:16.2%)、PCT3高压静稳累积型(占比:14.9%)和PCT4高压后部传输型(占比:13.5%)这4种主要的大气环流类型。区域传输型污染(PCT1和PCT4)占比高达69%,是长江中游地区PM2.5重污染发生的主导因素,突显了地域特殊性。冷锋南下侵入、偏东气流输送、低层辐合累积及中低层下沉运动分别在不同环流型重污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RTT与SAT事件污染前期有相同的气象触发条件,但后期天气环流演变完全不同,导致两类重污染过程的生消演变产生异同。前期,冷空气偏北大风驱动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造成长江中游PM2.5浓度快速上升,其中,RTT事件PM2.5浓度平均上升速率达12.5μg m-3h-1,高于SAT事件5.7μg m-3h-1。RTT事件后期冷锋侵袭加强并影响长江中游地区,受持续强偏北风驱散和降水湿清除作用,重污染维持时间较短,平均27.5h。SAT事件后期南移的冷高压不断变性减弱并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区域传输滞留叠加本地排放累积,重污染维持时间更长,平均72.8 h。(3)利用大气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模拟了2020年12月7-9日长江中游一次典型的“传输滞留”PM2.5重污染事件,着重评估了前期外源输入性污染对后期本地持续性重污染累积的贡献。结果表明污染物“传输滞留”对后期静稳条件下两湖本地重污染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前期区域传输阶段(7日),两湖大部地区传输贡献高达70%-90%,后期静稳累积阶段(8-9日),8日(9日)两湖大部分地区传输贡献达到60%-80%(40%-60%)。另外,基于WRF-Chem减排情景评估了COVID-19疫情封锁期间(2020年1月24日-2月29日)湖北本地源和周边地区外源减排对武汉PM2.5下降的影响贡献。武汉PM2.5较封锁前期下降22.8μg m-3(–36%),气象条件对PM2.5下降贡献22.2%,减排变化贡献77.8%,其中湖北本地和外地减排贡献各占50%,揭示了上游源区污染物减排对有效改善长江中游空气质量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土壤湿度是陆地与大气之间能量和水分交换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在气候、水文和农业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获取大范围土壤湿度数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被动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的特点,并对云、雾、植被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是当前土壤湿度大尺度监测的主要手段。中国气象局的FY-3B、FY-3C和FY-3D卫星提供了2011年至今的被动微波资料,丰富了全球土壤湿度反演的数据源。本文首先基于F
学位
全球气候增暖已经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其造成难以抵御的气候灾害,已然成为当今最严重的气候及环境问题。干旱是各种气象灾害中发展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极端天气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不断变暖,干旱对水资源、农业活动及生态系统构成相当大的威胁,逐步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黄河流域,其自然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我国受干旱显著影响的流域之一。国家在201
学位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提供了部分抵消人为排放CO2的能力,有效的减缓了全球变暖的上升趋势。鉴于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核心作用,量化其固碳能力(即总初级生产力,GPP)至关重要。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植类型及生长季节的复杂性使得农田GPP成为全球GPP估算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如何利用有限的观测数据减少全球农田GPP模拟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一个科学性难题。本研究
学位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我国水环境状况改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污染物排放压力持续增加,水环境治理仍面临较大挑战。在制定相应水环境治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流域内水文水质的变化趋势,厘清影响水文水质变化的因素是制定有效治理措施的前提。本文从气候和土地利用共同变化角度出发,结合SSPs情景,以鄱阳湖水系中最大的赣江流域为研究区,使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
学位
冰川湖泊,简称冰湖,是冰川运动形成或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天然湖泊。作为冰川运动的衍生物,冰湖的动态演化过程便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加速了与其接触冰川的融化,在地表水循环和冰川灾害演化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冰湖的快速扩张已逐渐影响到高山冰川下游的居民生活,因此亟需掌握当前完整的冰湖清单及时空变化特征。由于之前没有对冰湖面积或体积开展过全球范围的精细评估,对这些冰湖中储存的水量和
学位
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它会对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降低大气能见度,同时诱发各种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研究表明,PM2.5浓度随昼夜周期变化会造成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大气污染,但目前卫星反演的气溶胶产品大部分只适用于日间PM2.5浓度研究,不能有效反映夜间PM2.5污染的空间格局。本研究利用NPP/VIIRS提供的VNP46A1逐日夜
学位
土壤有机碳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实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快速估算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测量方法成本高且效率低,而土壤光谱技术能够高效快速获取土壤属性。其中成像光谱技术可以同时获取土壤剖面的图像和光谱信息,实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快速测定和精细化剖面制图。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成像光谱技术进行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剖面制图,估算1 m深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进而
学位
高精度的土壤水分数据对于区域水文、生态、气候乃至整个陆面过程研究至关重要。由于目前常用的土壤水分空间数据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偏差较大和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在气候、水文和生态研究领域及对于数据更为精细化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中部多年冻土区(玉珠峰-格拉丹东)12个站点长期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利用Sentinel-1 SAR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构建了适用于该区域的表层土壤水分
学位
火星尘暴与太阳活动能够影响火星大气成分运动和变化,并通过大气能量输送影响火星大气结构与气候变化。但由于观测数据有限,火星热层大气密度对尘暴和太阳活动的响应规律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 N,MAVEN)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ACC)数据估计的火星热层大气质量密度,以及中
学位
湖陆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对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演变有很大的影响。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面积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而模式中的下边界一般默认湖面积不变,这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较大,必然带来模式预报误差。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20年6月29日夏季夜间发生在鄱阳湖地区的一次先于湖西岸减弱(第一阶段)、后于湖上空增强(第二阶段)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湖面积变化的敏感性试验,深入研究鄱阳湖对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