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回顾国内外居民寻医行为相关理论和研究,调查和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寻医行为现状;从居民和患者两个视角对比分析疾病症状感知行为、医疗服务决策行为、遵医行为的差异;并从健康促进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影响居民寻医行为的行为倾向因素、行为促成因素和行为强化因素,提出我国城乡居民寻医行为干预策略。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方法: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我国东中西三个省,共对1053名研究对象的寻医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24名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医务人员、44名患者或居民进行深入访谈,重点了解本地患者就医决策行为、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2、资料分析方法:主要采用频数分布、构成比等描述居民和患者的寻医行为现状分布、城乡区域特征、居民患者分组特征等特点,并通过卡方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分组资料的差异性,采用SNK检验进行多组间差异分析。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和识别寻医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运用对应分析探索寻医行为决策因素。定性分析资料运用ANTHROPAC4.0计算访谈资料的显著性指数。主要研究结果1、感知疾病行为:我国城乡居民疾病症状感知延后、对健康的预期值过低,导致患者多选择在症状明显或严重时去看病,只有7.6%的城市患者和13.8%的农村患者会在症状出现早期去寻求医疗服务。2、医疗服务决策行为:2.1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知识来源渠道主要为个人来源(医生)和商业来源(电视、报纸),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而大众来源中,来自政府的卫生信息和卫生事件在主要媒体上都比较缺乏。2.2通过患者患病前后不同治疗方式选择的自身对比分析表明,农村患者生病后比生病前更关注疾病治疗的信息(x2=7.13,P=0.03),而城市患者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2.3城市居民低参与度疾病首诊机构选择与患者高参与度疾病首诊机构有显著差异(x2=9.76,P=0.08),而农村居民低参与度疾病首诊机构选择与患者高参与度疾病首诊机构一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我国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的医疗机构选择有限。3、遵医行为:3.1对医疗机构服务的总体满意情况分析显示,农村满意度显著高于城市(x2=17.97,P<0.001),较能听从医生的医嘱。3.2药物处方医嘱遵医行为分析显示,农村被调查者比城市被调查者更遵守医生的药物处方(x2=24.41,P<0.001)。3.3行为控制医嘱遵医行为分析显示,在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行为控制医嘱上,农村和城市两组未见差异,为了治疗疾病,两组均表示能较好遵守医生的行为医嘱,遵医行为达80%以上。4、寻医行为倾向因素:城市个体倾向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对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和年龄影响寻医行为。排除教育、职业等因素影响后,积极关注健康组在疾病早期去看病的可能性是不关注健康组的8.33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积极关注健康知识的人更容易选择自我治疗(与积极关注组的OR值为0.33),年龄在55岁以上的选择医生治疗的概率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个体的4.35倍。而农村在个体倾向因素上仅职业和收入对治疗方式选择有差异5、寻医行为促成因素:到最近就医点所花时间,居民对医疗机构服务功能预期,医疗广告等对就医决策影响较大,并且城乡之间有差异6、寻医行为强化因素:参照群体、家庭功能等对患者寻医行为的持续有影响,农村社会支持资源要少于城市,但是一旦建立参照群体,农村居民看病前咨询参照群体的比例高于城市,表明其利用资源的情况要强于城市。主要结论与建议1个体层面:增强患者的疾病感知能力,更新健康观念,提高居民的健康预期,合理宣讲疾病早期治疗的益处;拓展健康知识来源渠道,增强患者信息收集能力;培养良好的就医习惯,低参与度疾病就近治疗,高参与度疾病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增强城市患者医嘱遵守的行为干预。2医疗机构层面:加强疾病知识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特点展开疾病诊疗活动;加强新媒体的卫生宣传;协助建立参照群体,发挥医疗意见领袖的作用;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创新之处:1、运用健康促进生态学理论分析患者的寻医行为相关影响因素,从行为倾向因素,行为促进因素,行为强化因素三个角度分析不同层次行为因素对寻医行为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国内研究这样做,有一定的研究特色。2、利用综合指标来阐述社会深层次属性对寻医行为的影响,如引入社会阶层的概念,来探讨基于患者职业、教育、经济水平等因素对患者寻医行为的影响;引入家庭功能概念,来探讨家庭因素在行为强化中的作用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寻医行为现状的研究结合了就医行为阶段学理论和消费决策理论,从患者感知疾病到做出就医决策,到康复出院,分别做了现状描述与研究,而非仅仅研究选择何种医疗机构、就医流向等,研究系统全面,有一定的创新性。4、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本身就是为干预服务的,依据行为分析的结果,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环境改变、行为干预、政策干预,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有利健康的选择。因此本研究针对性强,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用意义,这也是本研究的特色之一。5、本研究对定性资料的处理除普通描述外,还采用ANTHROPAC4.0Methods对定性资料进行半定量处理,更科学地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有一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