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运动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讨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并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扭转运动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患者46例,健康对照者30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相匹配。常规参数于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射血分数运用 Simpson双平面法于心尖部四腔心、两腔心切面测量。采集并存储三个规律心动周期的左室短轴切面图像,导入EchoPac工作站,在左室心尖部及基底部切面上手动描绘心内膜边界并调节感兴趣区内心肌室壁厚度,系统自动将其分割为6节段并追踪,得到各个节段的旋转角度-时间曲线及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时间曲线。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CKD患者的左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参数与LVEF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 (1) CKD组的左室扭转角度、心尖部旋转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CKD组的基底部旋转角度与对照组相比减低不明显,仅下壁、后间隔基底部的旋转角度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在CKD患者中,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心尖部旋转角度、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用于分析CKD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特征,发现其左心收缩功能受损,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高患者预后提供了依据。 第二部分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应变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左室整体应变进行评价,并探讨左室整体峰值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RF患者47例,其中肾衰竭期22例,尿毒症期透析前患者25例,健康对照者20例。在常规心动图检查过程中,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得到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切换至三维模式,于心尖部采集三维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导入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质量(EDMass),收缩末期质量(ESMass),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SL)、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SA)、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SR)。采用 Pearson相关法分析 CRF患者的GPSL、GPSA、GPSR与LVEF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 (1)健康对照组、肾衰竭组、尿毒症组GPSL、GPSA、GPS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尿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PSL、GPSA、GPSR均显著减低。 (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衰竭组中仅GPSL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SA、GPSR与对照组相比稍减低。 (4)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RF患者GPSL、GPSA、GPSR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准确地评价左室整体应变,CFR患者的GPSL、GPSA、GPSR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左室收缩期的射血功能,GPSL能够更早期、更敏感地识别左室收缩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