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类语气副词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气副词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常将语义上有共性的语气副词放在一起讨论。“不妨”“最好”“何不”“还是”“干脆”都具有[+建议]义,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进行建议,本文将这组词称为建议类语气副词。本文以建议类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替换、对比等研究方法,探讨建议类语气副词的情态问题、同现问题、焦点结构、主位结构等,旨在寻求建议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及功能差异,并探究导致其差异的深层原因。第一章对建议类语气副词的情态语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建议类语气副词主要分布在动力情态意愿句和道义情态句中,有时还可以表达评价情态义。第二章描写了建议类语气副词与心理动词、判断动词“是”、动词“说”、短语“称之为”以及动词重叠式的同现情况,并分析原因,发现能否同现取决于该成分的语义是否与另一个成分的语义或句子语义契合。第三章考察了建议语境中建议类语气副词的焦点功能,认为句子焦点在建议类语气副词后面的述语部分,属于对比焦点。建议类语气副词不具有标示话题焦点的功能,但能够大致标示对比焦点,是非典型的焦点标记。此外,建议语境中,建议类语气副词可作预设触发语,所触发的信息主要是对话双方的社会关系以及所面对事情的重要程度。不同的建议类语气副词触发的信息不尽相同。第四章探讨了建议类语气副词的交互主观性问题和主位结构问题。主位结构方面,我们认为,建议类语气副词位于句首的语言现象与主位结构有关,建议类语气副词在句首担任人际主位和篇章主位;交互主观性方面,“最好”“还是”“不妨”“何不”的交互主观性体现在礼貌功能上,而“干脆”不具有明显的礼貌功能。
其他文献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施的侵权行为不仅对夫妻当事人之间的平等融洽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妨碍了家庭应有的和睦,更不利于现阶段我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如果仅仅依靠传统观念上的道德进行管理和教化已经不符合大背景下解决婚姻家庭矛盾和保障夫妻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因此,针对目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当事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如何对受害一方当事人受到的权益损害进行司法救济是现行婚姻立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
当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势头正盛,汉语国际教师缺口越来越大,如何提高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愈加迫切。研究论文选题不仅可以全面地考察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可以了解到整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既对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有所帮助,还能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选取了西北地区2009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七所高校,对其2012
镍基高温合金作为航空航天领域设备和零件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很难通过传统的切削加工方式成形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层层叠加,快速冷却的成形方式成形零件。但是影响SLM技术成形零件的综合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成形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设定。本文对SLM技术成形GH4169这种用途广泛的镍基高温合金做了详细的研究,首先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扫描速度、
教师能力是教师教学时所需的能力,汉语教师能力则是汉语教学时所需的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汉语教学能力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更间接影响了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播。因此汉语教师能力的构成一直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有效研究不同类型的汉语教师现状有助于提高国家汉语教学质量。在相关文献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运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分析不同
疑问句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始终,在汉语教学中作用突出。本文选择了格鲁吉亚普遍使用的两部汉语教材——《快乐汉语1》和《HSK标准教程1》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其中疑问句编排和设计的定性定量的对比为切入点,来探讨格鲁吉亚疑问句教学的新思路,也希望为格鲁吉亚新汉语教材的疑问句编排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本文首先从《快乐汉语1》和《HSK标准教程1》中疑问句相关语法项目本身的分布入手,依次整理了两部教材中疑问句数量
本文基于元音格局理论,通过声学实验和数据分析,对不同汉语水平卢旺达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的发音情况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考察,以期归纳出学习者的发音特征、习得顺序和语音偏误,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针对卢旺达学生的汉语元音教学提供思路。文章首先从元音系统和元音格局两方面对比了汉语和卢旺达语的一级元音。研究表明,汉语一级元音既包括舌面元音/?、?、?、?、?/,也包括舌尖元音/?、?/,但卢旺达语一级元音只
对外汉语词汇中的近义词以其自身的特点一直在词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近义词中的各类词来看,其中的近义动词基数大、使用频率较高,且通过观看“汉语桥”比赛、与留学生日常交际及实际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近义动词时经常出现误用。为此,本文以近五届“汉语桥”比赛主题演讲环节筛选出来的学习者误用的49组近义动词为基础,继而将这49组近义动词放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并遵循
“汉语热”已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人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吸引,开始对学习汉语感兴趣。每年都有大量的汉语教师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后,前往世界各地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我们发现,外派教师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熟练掌握赴任国家的本土语言。为方便教学的开展,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媒介语来辅助教学。但媒介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使用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同时学者们对媒介语使用的频率、时机等也各有看法。本文以肯尼亚华文学院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国际汉语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结合有效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总结了各个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并在课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影响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应对的策略。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
近几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了便捷又广大的平台。以李子柒为代表,千千万万的中国新媒体人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推向新的高度。饮食词汇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论文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中的饮食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对比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研究词汇背后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饮食词汇的教学。论文共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