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锁瑚菌属(Clavulina)是具珊瑚状子实体和两个担子小梗的类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记录报道了约90种,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该属的主要分布区域,中国此前记录了6种。目前,对于该属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均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基于不同地区采集的标本,对中国锁瑚菌属进行了分类学及系统发育研究。对于采自于中国不同地区的锁瑚菌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所得标本基于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共鉴定出中国锁瑚菌属真菌19种,其中发表及待发表新种7个:扭曲锁瑚菌Clavulina curva、黄锁瑚菌C.flava、鲑肉黄锁瑚菌C.flavosalmonicolor、淡紫锁瑚菌C.purpurascens、亚灰锁瑚菌C.subcinerea、绒毛锁瑚菌C.tomentosa和云南锁瑚菌C.yunnanensis,新变种3个:皱锁瑚菌棍棒状变种C.rugosa var.clavata、皱锁瑚菌小孢变种C.rugosa var.microspora和皱锁瑚菌少皱变种C.rugosa var.rugolosa,中国新记录种5个:晶紫锁瑚菌C.amethystina、雷氏锁瑚菌C.reae、皱锁瑚菌热带变种C.rugosa var.tropica、亚皱锁瑚菌C.subrugosa和辛德锁瑚菌C.thindii,对已记录的物种重新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对每个新的分类单元进行了详细的宏观及微观形态和生境特征描述,编制了中国锁瑚菌属的检索表。基于ITS、nrLSU、RPB2、EF1和ATP6序列构建发育树,采用贝叶斯分析和最大似然法,进行了单基因分析和多基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对锁瑚菌属而言,单基因分析时ITS、nrLSU和RPB2效果较好,ITS+nrLSU+RPB2联合分析更适合属下种间关系的研究,ITS序列既可以用于研究锁瑚菌属以内的亲缘关系,还可以用于锁瑚菌属和相关属的关系。对前人提出的锁瑚菌属内两个亚属的界定范围稍作修改。探讨了锁瑚菌属与相关属的系统发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