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SV标记并结合菌丝尖端分离纯化对草菇担孢子的非整倍性进行了相关探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室对草菇单孢分离菌株PYd15和PYd21的基因组完成测序并开发出102个SV标记,构建了 10个遗传连锁群。将上海农科院测序的V23-1基因组信息与本实验室PYd21测序的基因组信息利用mauv软件进行比对,将A因子序列定位到Group2。将PYd15与PYd21的杂交菌株H1521出菇,并收集了 105个子代单孢。2.利用SV标记并结合尖端分离对105个单孢分离菌株的非整倍性进行验证,共获得77个单倍体单孢,25个SV标记对另外28个单孢分离菌株有扩增出两条带,这28个菌株中,7个仅扩增出一个交配型A因子的非整倍单孢V047、V018、V019、V023、V058、V077、V065,6 个同时扩增出交配型 A1、A2 的菌株 V022、V070、V081、V088、V095、V104。将V018与两个野生单孢分离菌株76-7、77-1分别杂交得到V018×76-7、V018×77-1。3.将7个非整倍体单孢菌株、5个含有A1、A2的菌株以及杂交非整倍体菌株V018×76-7、V018×77-1进行出菇试验,非整倍体单孢并不能出菇,而杂交菌株V018×76-7不能出菇,V018×77-1能出菇,但畸形菇较多。本研究验证了草菇子代存在非整倍单孢,对非整倍单孢的出现提出以下两种假设: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不对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为n+1、n-1或n+2、n-2的细胞核,n+1、n+2的细胞核进入担孢子;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核不对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为n+1、n-1或n+2、n-2的配子,某些染色体数目为n+1、n+2的细胞核与正常核共同进入担子,经过减数分裂传递到担孢子。在食用菌中并无关于非整倍体的报道,草菇担孢子非整倍性研究有助于丰富草菇的遗传理论知识,升华对草菇遗传背景的理解,对草菇基因的物理定位甚至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品种改良都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