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全球关注。世界各国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各种控制措施,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也作了多种探索和实践,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规律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对于“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赖于更加系统的控制模式来解决。尽管食品安全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但目前研究议题主要侧重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成因及控制管理策略等方面,尚缺乏关于食品安全控制的系统研究。因此,对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法、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展开了对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国际经验;其次,在中国食品安全历史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历史变迁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各阶段食品安全控制的变迁特征、趋势和动力进行了系统评价,重点对标志中国食品安全进入发展期的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控制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总结了食品安全系统综合控制的总体趋势,提出了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目标模式——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论文最后提出了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保障体系及微观策略。全文共由七章组成,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详细综述,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国际经验。在对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控制等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风险分析、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食品供应链管理、良好操作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以及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控制经验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历史变迁及评价。首先将中国食品安全的历史划分为孕育期、起步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其中孕育期又细分为粮食安全期和食品安全萌芽期两个过程。在对中国食品安全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对中国各阶段食品安全控制的变迁特征、变迁趋势、变迁动力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评价。认为在孕育期中的粮食安全期实施的粗放经营、集约经营模式不仅未能控制食品安全,反而降低了食品安全水平;在起步期实施的绿色食品控制模式及以HACCP主体的双环节控制模式仅能对农业初级生产环节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解决食品流通及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发展期实施的全程综合控制模式将控制面扩大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对于逐步解决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系统性和协调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历史变迁趋势可概括为控制面由单一的农业初级生产环节开始逐渐向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扩充,农户、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控制意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控制手段从被动到主动,控制类型由传统控制向现代控制转变。第四章,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控制的实证分析。在对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控制项目实施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苏果超市模式、福建银祥猪肉模式、陕西洛川苹果模式、北京物流控制模式、山东寿光蔬菜模式等典型模式进行了剖析。随后对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控制的绩效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控制、生产者控制、消费者控制、科技控制是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控制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四项关键影响因素可细化为政府控制指标中的成立组织机构数、年有效监管次数,企业控制指标中的示范企业参与数、示范企业挂牌数,消费者控制指标中的食品安全知晓率、愿付较高价格购买安全食品的人群比例,科技控制指标中的科研人员参与数等七项指标;根据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判定这七项指标对食品安全控制绩效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政府年有效监管次数>愿付较高价格购买安全食品的人群比例>科研人员参与数>政府组织机构数>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晓率>示范企业挂牌数>示范企业参与数。本章最后对这七项指标排序的政策含义进行了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微观控制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第五章,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目标模式选择。在对国外食品安全控制比较分析,以及中国各阶段食品安全控制变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总结得出了食品安全系统综合控制的总体趋势,并提出了基于系统控制的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目标模式——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包括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管理链、食品安全科技链、食品安全信息网四大要素;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能有效消除或减少食品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的协作机制,食品安全网链协作机制可供选择的路径有食品供应链整合、建立新型食品产业组织以及激励性制度供给。第六章,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保障体系及策略。中国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完善的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作为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微观策略。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和完善当前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网-链控制”的微观策略包括食品供应链控制、食品安全管理链控制、食品安全科技链控制、食品安全信息网控制等四个方面。第七章,结论。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说明,认为关于食品安全历史阶段划分的定量化、食品安全控制绩效的影响因素、不同种类食品安全控制的差异性、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等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1)在对中国食品安全历史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变迁发展趋势;(2)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食品安全控制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新观点;(3)构建了新型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4)设计了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的协作机制。
其他文献
<正>长江上游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记录鱼类261种;同时,该江段也是我国特有鱼类最为集中的江段,分布特有鱼类112种[1]。这一江段水流湍急,滩潭交错,流态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建国几十年来,我国矿业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建设并不断促进综合实力的发展。但是作为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及其理论研
农作物名物词研究是传统语言学中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齐民要术》为文本,将《要术》中大量的农作物名物词进行集中、系统的研究。我们从《齐民要术》一书中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来满足不断扩
为了筛选合适的固体碳源,以玉米秸秆、污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碳源释放规律及预处理实验研究,并从碳源释放量,释放速率、释放C/N比等方面探讨其做为碳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碱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等成为人类新的生育方式,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殖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这些新的非自然的生育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工程项目实施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状况,具体分析了亚洲、美洲、非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从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等各个方面给传统企
我国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而推进循环经济无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作为区域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今天,其可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源于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悄然兴起,政府及社会大众也逐渐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要求企业揭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