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信评级的功能检验与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市贷款企业资信等级评估为例,从功能检验和质量控制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资信评级行业的现状,并在引导与规范资信评级行为,使其服务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资本市场良性发展方面提供理论支持。除引言外论文共分五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背景分析与文献回顾,阐述了国外评级机构的产生与发展,资信评级的概念、作用、现实需求等内容,并对国外资信评级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评级行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评级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意义。 第二章,我国对资信评级的现实需求分析。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即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市场参与各方对评级服务的现实需求。笔者对我国评级业的独特之处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的评级行业具有业务范围狭窄、评级声誉难以建立、评级特色难以彰显等特点。但随着传统信贷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的逐年上升、金融工具创新的速度逐步加快,以及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评级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检验手段,通过评级对风险揭示功能的统计分析,提高市场参与者(包括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对评级的使用信心,进而扩大评级服务的有效需求;同时,评级机构要建立良好的市场声誉,也需要加强自身的执业素质和水平,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评级服务来确保评级服务的供给。 第三章:资信评级的功能检验。本章立足于我国资信评级行业的现实需求与供给,分别采用评级结果的分布、破产预测模型(主要是Z计分模型)与贷款企业信用等级的对应关系、违约率的统计分析、信用迁移矩阵的稳定性以及违约挽回率等其他验证手段,对上海市贷款企业资信评级的功能进行检验,以期为贷款企业评级的公信力提供证据,借此提高公众对资信评级风险揭示功能的认同,进而提高社会对资信评级服务的有效需求。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市贷款企业的信用级别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表明评级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Z计分模型与信用级别的对应关系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表明完全采用财务比率建立的基本线性模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受评企业的基本信用质量,但仍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优化;违约率、迁移矩阵的研究结果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第四章:资信评级的质量控制。本章是在对国外评级行业的监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外部监管机构的资格认证和持续监督检查、评级机构的规范执业和行业自律以及受评对象的积极配合等三个方面来提高评级的质量,让资信评级机构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局限。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从样本数据的代表性、评级信息的限制、评级质量的控制主观性等方面讨论了本文的局限性。随着公开数据的日益丰富,我国的理论研究者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从评级的信息含量、评级的可比性、评级结果的质量检验等方面来丰富我国的评级研究。
其他文献
宏碁电脑,玩出色彩基于与北京百灵时代团队的多次良好合作及信任,宏电脑于9月再次选择北京地铁4号线媒体,在海淀黄庄站的品牌社区进行投放,推广其最新推出的平板电脑、笔记本
该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目前理论界关于人员配置、培训开发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明确人员合理配置基本标准、要求和意义。为以后章节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剖析、方
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开放式投资基金,是伴随货币市场发展而出现的新型金融产品。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货币市场基金,并在随后的20年里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货币市场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压力表作为测量机械化设备的重要工具,在工业生产的检测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利用压力表
作为世界上的三大古老戏剧之一,中国戏曲通常凭借鲜明的民族性存在于国人的生活之中,来表达着国人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情操。而黄梅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岳西高腔作为黄梅戏
在企业中,如何建立起协调的党政关系,是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实现“两心”合一的现实问题。在这个党政关系不顺的企业,肯定会出现“两心”不融的矛盾。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各大报刊、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具体表现,归纳出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新特点和内涵特征,为我国体育新闻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一定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日趋成熟,物流外包为汽车营销注入了新鲜血液,渗透到了汽车领域的方方面面,使我国现代汽车工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应对客户需求,汽车销售
“贷款修桥,收费还贷”是我国为加快公路桥梁建设与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这项政策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以来,给欧美等国的桥梁道路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实施这
这些年来,移动通信业在全球范围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我国,截止到2005年6月底,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6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6部/百人,从1997年以来,移动通信用户数每年保持了2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