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渗滤系统深度处理污水厂含抗生素出水的效能与机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回用安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土壤渗滤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其优势已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但污水厂出水中的抗生素给土壤渗滤再生水的水质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一方面,抗生素自身有着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生成与传播,这直接影响了回用水安全;另一方面,其抑菌作用影响了常规污染物的去除间接影响了回用水质。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生素经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前后浓度的变化,抗生素的相关去除机制有待深入挖掘;并且未建立污水厂含抗生素出水入渗后,抗生素土壤富集与微生物活性、常规污染物去除效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土壤渗滤后再生水的风险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以典型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in,AMX)、四环素(Tetracycline,TC)、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为研究对象,考察抗生素及其影响下常规污染物在土壤渗滤系统的去除效能,并定量分析不同土柱深度、不同作用(非生物、好氧、兼性/厌氧)对抗生素的去除贡献,同时考察抗生素影响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并对所得再生水进行风险评价,提出风险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渗滤系统对抗生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AMX(90.4%)>TC(76.2%)>LEV(62.1%)。抗生素主要在土柱上层富集,随着土柱深度的增加,三种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富集量逐渐减少。在三种抗生素富集影响下常规污染物的去除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有机碳去除率分别降低了0.3%~4.8%、5.1%~9.1%、3.1%~5.4%。与前三种常规污染物的表现不同,AMX和TC的入渗促进了溶解性有机氮及氨氮的降解,降解率分别增加了2.9%~3.1%、2.6%~3.7%,LEV对溶解性有机氮及氨氮仍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3%、4.2%,三种抗生素对总磷的去除几乎无影响。AMX、TC、LEV在土壤渗滤系统中分别对应产生3种、7种、5种中间产物。分别来源于:β内酰胺环解环;异构后的脱甲基、脱羧基;羟基取代氟和哌嗪环断裂。从土柱不同深度,生物与非生物作用以及不同氧化还原条件对抗生素的去除贡献研究中,得到一致的结论:土柱中好氧微生物对TC和AMX的去除贡献较大分别为48.1%、34.3%,而兼性/厌氧微生物对LEV的去除贡献较大达34.7%。不同氧化还原条件门水平上,降解AMX、TC、LEV的优势菌分别为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Acti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Deinococcus-Thermus,Armatimonadetes;Planctomycetota。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属分类水平上,降解AMX、TC、LEV三种抗生素的优势菌主要分别为: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Verrucomicrobiaceae,Deinococcus,Paenarthrobacter和Rhodococcus;Methylophilus。从微生物结构多样性角度,在AMX和TC的选择下,土壤表层具有硝化功能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rospira)以及硝化毛杆菌属(Nitrosomonadaceae)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4%、2%,2.3%、1.4%,这是氨氮及溶解性有机氮去除效率增加的原因。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角度,抗生素的入渗明显抑制了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最大值分别为空白(0.352)>AMX(0.225)>LEV(0.103)>TC(0.096),分别与生物需氧量、有机碳降解受抑制趋势相同及类似。通过微生物碳源代谢指纹图谱的解析,发现抗生素富集影响了土柱上层微生物酸类碳源代谢,尤其是四环素,直接导致了对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中富里酸去除的抑制,抗生素影响下富里酸去除率分别为空白(69.04%)>LEV(68.09%)>AMX(64.57%)>TC(61.42%)。污水厂含抗生素出水经土壤渗滤后,AMX、TC、LEV的生态风险熵分别由进水的0.076、5.998、1.351削减到出水的0.007、1.43、0.51,在抗生素影响下,常规污染物的出水满足景观回用与杂用水的标准。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含抗生素污水厂出水渗滤后的再生水进行了风险评价,发现经100cm土壤柱深度处理后,出水风险明显比进水降低,说明土壤渗滤系统是降低污水厂含抗生素出水回用风险的有效工艺。本论文通过分析三种不同抗生素在渗滤系统中的行为特征,一方面为进一步强化去除污水厂出水中的抗生素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为污水厂含抗生素出水经土壤渗滤后的回用途径提供了参考,对保障再生水的回用安全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遥感技术利用搭载在多种平台上的各类型传感器,通过非接触手段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多重信息,为资源环境调查、农作物生长监测、自然灾害预警、城市发展评估及指导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全天时、全天候的特性使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为联合多平台遥感图像实现信息最大化应用的重要组成。现阶段,成像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丰富了目标细节的同时,也给SAR目
学位
管路常作为汽车、飞机等产品中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其空间形态加工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寿命和安全性。管路空间形态测量是生产合格管路产品的基础。但是管路表面复杂、结构细长、种类繁多等特点导致其自动化测量实现困难。为实现细长管路在工业生产现场的自动测量,本文设计了基于机器人、直线滑台、激光轮廓仪、面阵相机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管路机器人测量系统。它兼具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激光轮廓仪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是实
学位
单层MoS2,因其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力学性质,在集成电路和逻辑器件的应用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下一代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材料。但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的样品仍然具有挑战性,目前所生长的单层MoS2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生长单层MoS2的过程中引入碱金属盐作为促进物被广泛关注,但现阶段对促进机制缺乏合理的解释。本论文,从碱金属化合物辅助大尺
学位
在化学化工领域用追求原子经济性的高效催化反应取代多步骤、高成本的合成反应,及寻求高效、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合成方法一直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与分步反应相比,串联反应(Tandem reaction)因其简单、高效及分离步骤少等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酸碱串联反应在药物合成、精细化工及化学品合成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而在同一载体上引入酸性和碱性催化活性位点,并保证酸碱催化位点不发生中和反应仍是一个研究热
学位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自然语言文本需要机器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人机交互。针对自然语言文本的处理不仅是实现人机交互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同时也能产出大量的有价值数据,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也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随着对此方向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神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使用神经网络
学位
固体薄膜能够显著改善摩擦表界面的润滑状态,在高端轴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硬质固体润滑薄膜具备良好的表面减摩、抗磨性能,为苛刻工况条件下滚动轴承的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由于表面加工及薄膜制备技术的限制,硬质薄膜与弹塑性基体组成的膜基系统容易发生薄膜断裂、界面分层及基体塑性变形等损伤失效,严重阻碍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文以低速重载条件下的滚动轴承硬质固体润滑薄膜为研究对象,旨在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我国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逐渐向慢性病转移。现今医疗卫生事业迫切需要借助更多力量、更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来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减缓慢性病易发、高发、防治难度大的现状。移动医疗服务凭借其移动性、易得性、便利性、可追踪性和高互动性等特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低成本的、有效的健康管理新方法。然而,移动医疗服务仍存在采纳率低和持续使用率低的问题,特别针对慢性病患者,缺少日常使用习惯,
学位
<正>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T2DM)呈高发趋势,患者承受着心理、身体、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若能实现糖尿病缓解,对于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重大。近期邹大进教授、张征教授、纪立农教授牵头组织国内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证据及ADA的共识报告,制定了一部符合我国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下面将T2DM缓解方法介绍如下。
期刊
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料具有适用温度广、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在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PI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将会长期暴露于太空复杂环境中,空间环境中带电粒子会与PI材料中的含有C、H、O、N等原子的分子链发生连续碰撞而产生原子移位等损伤效应并造成能量沉积,带电粒子辐照会导致PI材料出现无定形碳、自由基、不饱和基团和分子交联等复杂化而产生不可逆损伤,使其性能退化或器
学位
目前MEMS加速度计,以其在体积、功耗、成本方面的优势,已经在消费类市场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近年来,采用数字静电力伺服的∑Δ闭环加速度计在噪声、带宽、线性度等方面性能进一步提升,推动了MEMS加速度计向更高端应用发展。但残余应力所导致的MEMS加速度计的长期漂移问题,是限制其在高端工业和军事领域中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其中零位漂移问题对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基于纯电学激励的在线自检测、自校准技术是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