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及其加工过程中基础营养与活性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荞麦是中欧东欧及亚洲的传统作物,因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及药用功能被誉为“杂粮之王”,已经成为一种健康食品的原料。荞麦的相关产品开发众多,不同的加工形式对荞麦的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更好的构建荞麦及其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代谢轮廓,本文选取苦荞麦为原料,利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测定苦荞籽粒及其不同加工过程中(发芽及发酵)基础代谢物及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且探究热加工过程苦荞面团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内容如下。1.探究基础代谢物及活性成分在苦荞籽粒中的分布情况,将苦荞籽粒细分为荞麦壳、麸皮、胚乳及胚部,测定其不同部位的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甲酯及游离脂肪酸等基础代谢物质的含量,初步构建了苦荞籽粒的营养分布的轮廓,实验发现,苦荞麦胚芽胚部部分的代谢物(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甲酯及游离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荞籽粒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共检测到六种活性物质,其中芦丁在各部位均有分布且与其他活性成分相比具有较高的含量,并且六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麸皮中高于其他部位,但芦丁在荞麦壳中的含量最高。2.研究苦荞发芽过程基础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整个发芽过程共检测到64种代谢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20种)、游离氨基酸(19种)、脂肪酸甲酯(12种)、活性成分(7种)及糖类(6种)等。其中随发芽过程含量变化明显的物质为糖类、活性成分及游离氨基酸,随发芽过程的进行含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余成分如脂肪酸甲酯、游离脂肪酸等在苦荞发芽过程中种类及含量变化均不明显,表明这些成分在苦荞发芽过程中基本稳定存在。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整个发芽过程中极性成分(游离氨基酸、糖类、活性成分)是随时间变化较大的成分。3.对苦荞面团发酵过程中基础代谢物质及活性成分进行了检测,共测定了苦荞面团发酵过程中64种代谢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20种)、游离氨基酸(19种)、脂肪酸甲酯(12种)、活性成分(7种)及糖类(6种)等。大多数的氨基酸随发酵过程进行而呈现上升趋势,仅有少数种类氨基酸因被酵母生长代谢过程利用而有所下降。活性成分中含量最高的芦丁随发酵过程的进行含量逐渐减少,但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一直高于其他活性成分。发酵过程中仅香豆酸和槲皮素的含量略有增加,整体活性成分含量呈现下降趋势。4.研究苦荞粉在加热过程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生成规律,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共分析鉴定80种挥发性物质,醇类物质为低温度段荞麦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构成,而绝大多数挥发性物质主要于高温度段(150℃)后生成。同时测定了苦荞发酵粉焙烤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整个焙烤过程共检鉴定出42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酸酯、烷烃、醛类物质、醇类物质及芳香族化合物。整个焙烤过程中酸酯类物质含量变化较大。焙烤前15 min内生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随着烤制过程的进行,30 min后生成的挥发性成分减少,含量也随之降低,但仍有部分挥发性物质含量增加,如亚油酸乙酯。
其他文献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测量技术具有直接成像,测量数据稳定,硬件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刀具产品的几何轮廓测量,但由于环境光差异,刀具轮廓复杂多样,实现机器自动捕获边界轮廓精确测量一直是图像工程应用中的难题。本文在课题组开发的DJCLY12A刀具测量仪上完成软/硬件的技术改进研究。首先,基于Open CV图像处理数据库,提出了图像灰度直方图光线调节算法,结合ROI窗口提取,降低图像处理的数据量,加入
学位
盐渍海参既可作为干海参和即食海参产品的原料,也可作为最终产品直接售卖,需求量很大,产量也逐年增高。在加工盐渍海参产品的过程中,对盐渍海参进行品质检测和品质控制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现有品质检测方法相对落后,主要为人工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这是制约盐渍海参加工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因素。机器视觉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效结合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质构仪作为传统
学位
近年来,纺织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大量纺织废水排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光催化技术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经趋于成熟,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传统的光催化剂其带隙较宽,光生电荷复合率较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光催化降解效率。BiVO4的带隙约为2.4 e V且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响应能力、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废水中染料的光催化。但是能量利用率较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
学位
我国是世界淡水鱼养殖、生产大国,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却相对缓慢。淡水鱼除鳞工序是有鳞淡水鱼前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淡水鱼加工技术中的一个技术难点。目前,我国的淡水鱼类去鳞加工仍存在以人工加工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高压水去鳞作为一种新兴去鳞技术,优点是快速高效、效果稳定、参数可控、无污染,且能显著降低加工过程中对鱼体的损伤,便于鱼鳞的回收和流水线加工的实现,特别是面对中央厨房这种小规模加工
学位
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和栀子等三种植物经过复杂、有序且严格质量控制的提取分离过程制备而成的浸膏原料配置而成的注射型制剂,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明确热毒宁注射液主要原料药材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文献调研表明,在热毒宁的原料青蒿中已鉴别出148个化学成分,金银花中已鉴定了145个化学成分,栀子中已鉴定了59个化学成分,热毒宁注射液中已鉴定了74个化学成分,且生产过程中
学位
外协加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将非核心的业务交给外协承包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核心业务。外协加工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设备的闲置,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目前企业获取外协承包商的途径较少,在选择承包商过程中对企业进行评价要耗费较多的成本,导致外协加工的失败。外协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广度整合企业资源和设备资
学位
指针式压力表具有众多优点,比如成本低、构造简易,在各种环境复杂、条件恶劣的场合都易于使用。虽然现今数字显示压力表发展迅猛,但其造价高、成本高,因此指针式压力表由于其本身优点仍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仪表的常用读取方式以人工读数为主,而且读数过程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种种因素都将导致读数误差,降低工业生产过程的效率以及准确度,故而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一套能够自动识别压力表示数的算法是十分必要的,
学位
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指引着制造行业中生产设备日益向大型化、精密化、高效化和复杂化方向转型升级。由于生产设备对于实际工业生产中造成的影响比重日益上升,企业的领导者也慢慢发现生产设备成为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生产管理的重点也逐渐从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转移到生产设备自身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当中。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深入多家离散式制造类企业工厂车间长期陪产,发现并总结生
学位
如何处理溶剂型涂料废物,成为国家越来越重视的话题。近几十年,因为热解技术对废物可以达到较好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热分解技术。本文利用热重分析法和管式气氛炉装置对涂料废物热解机理和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对涂料废物热解机理和不同热解参数对涂料废物热解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处理量10~20Kg/回的涂料废物热解装置进行了设计开发,并使用设计开发的涂料废物热解装置在
学位
淡水鱼去鳞前处理过程是鱼加工重要环节,去鳞过程中表面破损和前处理过程中血污清洗效果直接影响淡水鱼外观品质和商业价值。现有淡水鱼前处理质量检测大多由人工完成,严重制约鱼类深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成像技术,有效地融合光谱和图像信息,结合了传统的光谱学和成像学技术,在食品品质鉴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淡水鱼前处理质量快速检测展开研究。结合图像处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