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梯度材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通常是以聚合物材料为连续相,以纳米级材料为分散相复合而成,其中以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无机材料与有机聚合物材料间的表面性质差异较大。这就导致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间具有很强的团聚倾向,往往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无法有效均匀的分散于基体当中,从而严重影响了材料的性能。研究发现,不仅是纳米复合材料内部存在颗粒团聚现象,所有复合材料内部增强相均存在这种现象,因此,研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内部构造,了解增强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推广就显得十分迫切且有必要。目前研究聚合物复合材料内部构造的手段还比较少,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核磁共振仪(NMR)等,但这些技术还存在适用体系不广、及时性不够、实验效率低等诸多缺点。  为此,前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相分散均匀性的表征方法,即通过摩擦系数曲线的波动反应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定量角度验证了这个方法的适用性。为了放大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梯度思想被引入材料的设计中,采用叠层压制的方法制备了石墨/聚酰亚胺、二硫化钼/聚酰亚胺、碳纤维/聚酰亚胺等梯度复合材料,同时制备了3种对应增强相含量不同的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梯度材料与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从而进一步从理论上为解决填料分散不均问题提供了考察依据。  论文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基体连续、层间界面消失、增强颗粒呈梯度分布、力学性能也呈梯度分布的聚酰亚胺(TPI)基梯度材料,经过300℃-室温的循环淬水实验,梯度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  干摩擦条件下,石墨(Gr)在磨损表面富集,起到润滑作用,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石墨含量为30%时,摩擦系数最低,为0.13;石墨改性的梯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相同石墨含量的复合材料,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石墨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同时降低;在重载荷下,纯树脂以微切削和剥落为主,当石墨含量为5%时,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石墨含量增大到30%时,较大颗粒的石墨在压应力和切应力作用下在偶面上产生富集,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磨损表面比较光滑。二硫化钼(MoS2)与石墨都为片层状填料,且均为减摩材料,因此MoS2填充的材料的摩擦与磨损性能与石墨相似,30%MoS2/TPI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最优,其对钢的干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同时达到最小值,分别为0.263和1.13×10-15 m3·N-1·m-1。MoS2质量分数较低时,梯度材料磨损表面比较粗糙,磨损形式主要是磨粒磨损,随MoS2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磨损表面变得越来越光滑致密,这时的磨损形式除了磨粒磨损外,还有疲劳磨损的特征。  碳纤维本身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优异的减摩及导热性能,其加入对聚合物材料综合性能有很大改善。碳纤维填充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降低;碳纤维改性的梯度材料,由于碳纤维的长度在100-200μm之间,纤维长度和梯度层厚度不协调,大部分碳纤维在聚合物中是卷曲的,材料内部有很多不规则空穴,实验中途材料断裂,因此并不能得到理想的连续摩擦系数曲线。通过SEM照片分析,提出滑移-断裂模式来解释材料的断裂行为。CF含量为5%时,材料磨损表面较为粗糙,且有较深犁沟,含量达到15%,与纯基体相比,磨损表面平整,剥落坑及磨削大大减少,纤维含量增加到30%时,磨损断裂的碎片破坏了对偶之间形成的转移膜,导致磨损性能变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本文采用热塑性树脂(HDPE、PP、ABS)与石墨、增韧剂(250B、500A、丁腈胶粉)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分别制备导热型HDPE、PP、ABS增韧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
学位
学位
近年来,对药物剂型和制剂的研究已进入药物运载系统(DDS)时代。为改善与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设计开发新型药物载体并为其打造“理想外壳”,已成为生物医药学领域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