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12月分别在茂名市大雾岭自然保护区、惠州市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潮州市三饶镇、潮州市铁铺山等地记录到中国穿山甲洞穴73个。对洞口的海拔、坡位、坡度、坡向、隐蔽程度、干扰源距离及与水源距离等7个可能影响中国穿山甲洞穴生境选择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0%的洞穴口在中低海拔,86.30%的洞穴口在中低坡位,95.42%坡度为30°~60°,100%为阳坡或半阴半阳坡,100%为全隐蔽或半隐蔽,73.97%干扰源距离>1000 m,90.41%水源距离≤500 m;海拔高度、隐蔽程度、坡度、坡位和干扰源距离的主成分贡献率依次递减,累计达65.54%,表明海拔和隐蔽程度可能是影响穿山甲洞穴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坡度、坡位和干扰源距离是影响穿山甲洞穴生境选择的次要因子。
2009年9月~2010年10月,分别对惠州市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居住洞穴A和潮州市铁铺山穿山甲居住洞穴B的内外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年四季,无论洞穴A还是洞穴B,洞穴内温度日变化幅和季节性变化幅都比较小,温度比较恒定;而洞穴外温度日变化幅和季节变化幅则比较大,温度稳定性小;冬季洞穴内温度普遍高于洞穴外,而夏季正好相反,表现出冬暖夏凉的特性,春秋季节洞内均温与洞外均温比较接近。配对t检验(Paired t—test)和相关关系(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各个季节穿山甲洞穴内、外温度之间存在极微弱的相关关系,洞外温度变化对洞内温度几乎没有影响或仅有极小的影响。
在春季,穿山甲洞穴A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5℃(0.08±0.07℃,n=92)和1.1~27.5℃(8.28±5.41℃,n=92),季节性变化幅为4.7℃和35.7℃,季节平均温度为20.23℃(SD=1.22,n=92)和21.68℃(SD=3.76,n=92)。穿山甲洞穴B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1℃(0.02±0.04℃,n=92)和1.3~11.3℃(4.94±2.16℃,n=92),季节性变化幅为1.7℃和24.6℃,季节平均温度为17.89℃(SD=0.41,n=92)和18.45℃(SD=3.64,n=92)。
在夏季,穿山甲洞穴A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6℃(0.06±0.08℃,n=92)和1.3~25.9℃(13.09±6.57℃,n=92),季节性变化幅为3.4℃和30.6℃,季节平均温度分别为24.94℃(SD=1.16,n=92)和28.19℃(SD=2.12,n=92)。穿山甲洞穴B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1℃(0.05±0.05℃,n=92)和1.0~6.9℃(3.67±1.29℃,n=92),季节性变化幅为3.8℃和13.7℃,季节平均温度分别为21.16℃(SD=1.21,n=92)和25.40℃(SD=1.86,n=92)。
在秋季,穿山甲洞穴A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5℃(0.09±0.12℃,n=60)和1.4~23.6℃(8.84±5.54℃,n=60),季节性变化幅为5.5℃和40.4℃,季节平均温度分别为24.21℃(SD=2.10,n=60)和22.26℃(SD=6.21,n=60)。穿山甲洞穴B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1℃(0.02±0.04℃,n=46)和0.8~5.6℃(3.25±1.12℃,n=46),季节性变化幅为0.5℃和9.7℃,季节平均温度分别为23.23℃(SD=0.18,n=46)和24.15℃(SD=1.34,n=46)。
在冬季,穿山甲洞穴A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5℃(0.09±0.09℃,n=90)和0.7~20℃(4.99±3.45℃,n=90),季节性变化幅为3.2℃和33.7℃,季节平均温度分别为18.96℃(SD=0.90,n=90)和15.05℃(SD=4.04,n=90)。穿山甲洞穴B内、外温度日变化幅分别为0~0.1℃(0.05±0.05℃,n=79)和1.2~10.8℃(4.35±2.51℃,n=79),季节性变化幅为3.2℃和19.7℃,季节平均温度分别为18.70℃(SD=0.99,n=79)和13.21℃(SD=3.39,n=79)。
根据洞穴A和洞穴B内部温度的特点分析,中国穿山甲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需求可能在17.89~24.94℃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