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G2细胞中p53的保护性调节机理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包含p53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重组质粒,观察肝癌细胞株HepG2中p53过表达与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HepG2细胞在生长环境压力下p53蛋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GFP-p53和pc DNA-ND1,分别转染、筛选得到基因过表达细胞株。免疫荧光、DAB染色观察环境压力下p53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变化。采用四种方法研究p53蛋白对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细胞凋亡染色后进行流式荧光分选;RT-qPCR相对定量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N1和MAPLC3相对转录水平;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情况;WST-8法测定多柔比星作用下细胞的增殖活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对线粒体基因mtND1的调节。运用流式荧光分选凋亡细胞、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转录以及线粒体膜电位染色研究mtNDl过量表达对细胞的影响。结果:1、成功构建pcDNA-GFP-p53和pcDNA-ND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HepG2-p53和HepG2-ND1。2、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发现HepG2-p53细胞在环境压力(H2O2氧化应激、饥饿)下,p5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会发生从细胞核转向细胞质的变化。3、与正常培养相比,环境压力下p53过表达使细胞拮抗凋亡发生,诱发自噬基因BECN1和MAPLC3转录水平上升,维持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上的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Pft-α处理细胞后反向调节以上结果。4、mtND1基因上存在p53蛋白特异性结合的DNA序列。纯化的p53蛋白与mtND1基因体外孵育后,引起后者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迁移速率下降。5、p53蛋白对mtND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在正常环境下和压力环境下呈现双向调控状态。mtNDl过表达引起HepG2细胞凋亡程度增加,自噬基因BECN1和MAPLC3转录水平受到抑制,线粒体膜电位流失。结论:与p53传统的抗癌作用机制不同,我们发现HepG2细胞中野生型p53基因的过量表达,有助于癌细胞在氧化应激、饥饿、抗癌药物刺激等环境压力下,拮抗凋亡发生。p53对细胞的这种保护作用与对线粒体基因mtND1的负调控有关,该基因的过量表达使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并更易发生凋亡。
其他文献
Al毒是限制酸性土壤上作物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抑制根伸长影响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植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耐Al机制主要包括外部排斥
华法林是当前全国最常用的香豆素类内服抗凝药之一,但由于患者服用的华法林剂量适用范围窄、不同患者服用的华法林剂量差异大等原因在患者服用药物时候容易发生出血或血流栓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在膳食、化妆品和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是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其属于omega-6系不饱和脂肪酸
沙蒿,菊科蒿属,多子叶植物,是我国西北沙漠旱地所特有的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和环境保护功能。从沙蒿籽中提取的多糖可分为水溶性多糖与水不溶性的胶质多糖,其中
Automatic Rain Gauge(ARG) is used to monitor rainfall. The ARG runs on an embedded system using a 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in processing unit. Based on the spec
玉米由于其多元化的用途,在世界及中国粮食市场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其价格波动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玉米产业发展至今,每天都会生成一定的数据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
学位
随着能源需求的逐渐增加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风力发电机组逐渐从陆地走向海洋,并朝着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目前,超大直径单桩基础在全球的海上风电场中使用占比超过75%,是最常采用的基础形式。其在服役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上部结构产生的竖向荷载、风浪等水平荷载以及倾覆力矩的共同作用,受荷形式较为复杂。故在此背景下开展海上风机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承载性能研究,以期研究成果可以揭示超大直径单桩承载受荷变形规
基于传统光学全息,数字全息技术是结合了光电成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类技术。数字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理论沿用了光学全息术,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
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最为高等的类群,原因之一是其具有复杂的皮层系统。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作为皮层系统的重要结构,一直是纤毛虫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腹毛类纤毛虫皮层纤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