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学和近红外光谱法用于木材与竹材品质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组成木材和竹材的主要成分,它们与木材和竹材的加工利用密切相关。在造纸工业中,纤维素含量多少与纸浆得率和纸浆质量密切相关;木质素的含量是制定蒸煮和漂白工艺条件的重要依据。测量植物纤维原料中综纤维素含量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国标GB/T 2677.10-1995,测量木质素含量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国标GB/T 2677.8-1994。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传统分析方法操作手续繁琐,成本高,无法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是一种绿色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简单、准确等特点。由于近红外光谱重叠严重,因此在进行定量分析中必须使用化学计量学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来提取相关信息。本文将化学计量学方法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木材与竹材的品质参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反向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测定桉树和毛竹中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含量。用常规湿化学方法测定了72株桉树样品的综纤维素含量,54株毛竹样品的木质素含量以及53株毛竹样品的综纤维素含量。为了提高信噪比和计算速度,对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平滑、压缩、归一化预处理。采用Leave-n-out交叉验证法优化了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学习率、动量因子和学习次数。三组数据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7%、0.88%和1.40%,实验结果比较令人满意。2.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径向基函数网络测定毛竹中综纤维素的含量。以53个毛竹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求导、压缩以及归一化,用毛竹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预测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323。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比较准确,可以用于毛竹中综纤维素含量的预测。3.近红外光谱法结合支持向量机测定桉树和杉木中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以72个桉树样品、58个杉木样品以及47个杉木样品作为实验材料,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求导、小波压缩以及归一化,结合支持向量机,以径向基函数(RBF)作为核函数,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三组数据校正相对误差的平方和分别为0.01047、0.003626和0.007433,预测相对误差的平方和为0.005057、0.009576和0.001219。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比较准确。4.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测定桉树中综纤维素的含量。以72个桉树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求导、压缩以及归一化,用桉树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198。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比较准确,可以用于桉树中综纤维素含量的预测。
其他文献
聚羧酸减水剂其常见的作用机理已经相对成熟,有静电斥力、空间位阻、水膜润滑作用等,而关于减水剂分子构象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测试合成的3种侧链密度不同的减水剂的粒径对其
本文通过对约70小时实测数据的分析计算,研究C/A码伪距单点静态定位能否有效消除SA技术的影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长度与定位精度间的关系。
<正>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本质"的现象,较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本源,这不能不引起重视。下面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
当前科技人才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造和扩散创新以及增加整个社会知识存量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阶段测算了科技
通过对杂交鲟鱼在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过程中的开口驯化、水质调节、投饲管理、鱼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的试验,培育出适合我省开展规模化鲟鱼养殖的大规格鲟鱼苗种,有效地促进我
腐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许多实质性的事故,消耗了宝贵的资源和能源,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目前研究解决腐蚀问题的方法很多,但针
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可以反映持续性注意力情况,近年来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障碍评价和研究中,国内也开始引进并使用
本文在现存史料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学的新发现与研究的新成果,考证了门光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比值、长度和进制,探究了其所蕴含的哲学义理和象数,整理了其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扩张,国内不锈钢需求量猛增,很多钢厂的不锈钢项目纷纷投产,使得我国从不锈钢进口国成为不锈钢出口国。但由于利益驱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她的词作被视为思想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概括了李清照词作中对比艺术手法的表现,并由此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阐述其出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