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标记语let’s用法的构式化分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oq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标记语是具有指导话语理解的程序性意义的话语成分,不会传递话语的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前人研究常聚焦于well,infact,however,instead等语用标记语。近年来,有学者挖掘let’s作为语用标记语的用法,但是相关分析大多从历时的角度展开,研究let’s是如何从实意词let加上其补语us的组合演变成语用标记语的。尚未有研究单独将语用标记语let’s作为研究对象并展开共时研究。本研究以构式语法为理论依据,从COCA中随机选取409个含有语用标记语let’s的样本,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拟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从形式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看,let’s是如何被当做语用标记语来使用的?(2)如何使用构式语法来解释语用标记语lets的使用情况?
  研究发现:(1)let’s作为语用标记语在形式和功能方面表现出以下不同:在形式上,let’s的使用变化可以就形态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讨论。let’s可以是单词素词,也可以是双词素词;可以和动词搭配,也可以和名词搭配。在功能上,语用标记语let’s在不同的语境里实现八大不同的文本功能和人际功能。同时,语用标记语let’s的形式和功能表现出相互影响。(2)就构式语法而言,语用标记语let’s可以看成是一个构式,其形式和功能上的使用变化被看成是其子构式(如句法上,存在lets+VP和lets+NP+VP子构式)。这些子构式在继承语用标记语let’s母构式特征的同时,也被允许拥有其独特的特征。在这些子构式内,子构式会对各自的组成动词产生不同的语义上的制约。同时,经研究发现,这些语用标记语let’s的子构式之间的不同和包括体裁和语篇类型在内的语境因素相关。
  本文的研究将let’s的形式和功能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且揭示出了形式和功能之间变化的关系。这启示后续语用标记语的研究不应该忽略其形式以及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也为后续利用构式语法研究语用标记语的多功能和多形式的特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最后,构式语法在此的成功应用也启示后续研究可以更多地将构式语法与其他语用标记语,或者其他语用或话语功能层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本文只从语料库中选取了409个样本。后续研究可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和丰富本文的研究结果。
其他文献
老子,是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华兹华斯则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虽处于人类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将“儿童”视为最高的理想人格。老子《道德经》中初生的婴儿,无欲无求,浑朴无知,自在自得,最合于“道”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自然状态;华兹华斯《永生颂》的孩童来自天国,浸润于天国的荣光中,涉世未深,因其不朽的童真被誉为“成人之父”以及“最伟大的哲
学位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本框架,从其三个子系统即态度,介入和级差资源,分析特朗普推特中含有“中国”或“中国人”推文及其评价资源的分布情况。本文也关注特朗普在针对中国的推特中如何运用语言来传递其个人价值判断,以及如何评价人,事,物。  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是最主要的部分,主要关注说话者的感受,包括情绪反应,行为判断以及事物鉴赏等,分别对应态度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即情感,判断和鉴赏。介入系统反映的是说话者参
学位
语言类型学作为当今三大语言研究范式之一,着眼于寻求人类语言背后所隐藏的共性规律。传统的从属连词研究局限于个体语言内部,类型学视野下的从属连词研究则要关注跨语言的连词类型、语序和隐现特征,以及与其他参项之间的蕴含关系。本文以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和英语中的状语性从属连词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讨论了它们在形态特征、句法功能、语义功能、隐现特征、关联模式、语序类型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并对其背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莫斯科生活五年以上,有长期居留许可或获得俄罗斯国籍的中国人。笔者于2017年3月前往莫斯科,与十余位中国移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基于对其中十位成年男性移民的访谈记录,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对莫斯科中国移民的文化适应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生活在莫斯科的中国移民基本分为学生、个体贸易商、中资企业代表、俄资企业雇员等。本文从他们的职业身份、语言学习、人际交
学位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与之而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方面的进步,还有城市化进程的加速。19世纪中期的英国在世界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随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然而,城市化给英国带来的不只是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飞速发展还招致了一系列问题,即“城市病”。  作为城市化的先行者,“城市病”也最先出现在英国,后来几乎出现于世界各大城市,几乎所有大都市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人口
学位
译者地位及其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所要攻克的难点,也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作者在回顾了不同翻译学派下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后,勾勒出译者主体性变化的图示,并分析译者主体性变化的原因。译者主体性从语文学范式下的自由发挥,发展到科学主义语言学派参照下的限制与忽略;而在文化转向后又逐渐由凸显上升到过度发挥。但都无法避免在单一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走向极端。然而,这也是国外翻译研究在
本论文的切入点为美国大城市市区非裔美国人与郊区白人之间由于空间隔离所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问题。本文选择底特律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市区与郊区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以及导致这种教育资源不均的深层因素。为此,必须先审视在整个教育体系背后一直起到推动作用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教育历史背景,再进一步研究美国国内整体的教育和改革。与此同时,本文认为,选择一个特定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更好地突出问题所在,找到各项因素(如
学位
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对于词汇习得研究的热情居高不下。这种高涨的研究热情,从近三十年间,词汇习得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上可见一斑。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词汇并非是通过刻意学习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在二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附带习得的方式获
学位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完成了四部小说,即《教师》(1857,创作于1846年)、《简爱》(1847)、《谢利》(1849)以及《维莱特》(1853)。她的作品主要取材于自身经历,因此除《谢利》以外,其他三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是教师。自小说出版以来,女教师形象自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或是挖掘女教师境遇的社会及个人成因,或是分析该形象所反映的女
济慈的一生十分短暂却又命运多舛,可他却为世界留下瑰丽的诗作。尤其是他诗歌中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死亡的想象,一直都备受后人的关注。虽然对济慈诗歌中生存与死亡的研究作品络绎不绝,然而,从现象学角度探讨济慈诗歌中的生存观和死亡观的分析作品却不太常见。本文借用了海德格尔现象学中“在世”的基本理念解释济慈诗歌中“死亡界限”与“向死而生”的观点。本文以新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秋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