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疯狂”、18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1929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四,”,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破后的大萧条、90年代泰铢崩盘引起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至2007年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所引发的“次贷危机”,人类已多次领教了资产价格泡沫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它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所关注的重点。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只有重大事件才会导致市场的膨胀和破裂。然而大量详实的研究却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消息导致了诸如美国股灾等事件的发生。因此,近几年,以随机游走、有效市场假说、理性预期三大核心假说为基石的经典金融理论受到了一定的质疑。随着系统动力学和复杂系统的研究,学术界逐渐意识到金融市场并不能通过一个假说或者理论就能将其涵盖,金融市场实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的复杂系统,该系统中包含许多具有多种行为、多种心理的独立且具有一定联系的投资者的群体组成,并通过线性或非线性的作用机制影响资产价格波动、泡沫等不稳定的复杂现象。这类跨学科发展就为研究资产价格泡沫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认为资产价格膨胀和破裂的原因都隐藏在市场中,市场中投资者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正反馈机制影响着资产价格的演化过程,促进着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任何突如其来的信息或事件对整个趋势的发展并不重要,因为市场如果一旦进入膨胀或者破裂的不稳定的阶段,这些细微的因素是无法改变整体不稳定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投资者行为出发,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深入挖掘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首先建立基于羊群行为和追踪趋势行为的多主体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揭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通过对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和不稳定条件的分析,发现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追踪趋势行为在一定的参数区间内能够保持市场稳定,但在区间外市场会变得不稳定,形成资产价格泡沫。数值模拟发现无论单独的追踪趋势行为。羊群行为还是两者共同作用均可以使资产价格产生泡沫。其次,从理论上探讨了过度自信对资产内在价值的影响,并将过度自信行为引入到前述分析的模型中进行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在羊群行为、追踪趋势行为、过度自信行为三种行为同时存在下,过度自信行为不仅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量大,而且会使资产价格的均值远离内在价值。此外,在扩展研究中,根据本文构建的市场主体的策略发生变化时系统动力学模型发现,在市场主体策略能互变时,其交易策略转移效应参数对资产价格泡沫有影响,且随着参数的增加资产价格泡沫也随之增大。但投资者理性回归效应参数对资产价格泡沫没有影响。然后,根据前述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探讨投资者行为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除追踪趋势行为以外,羊群行为和过度自信行为均对资产价格泡沫有显著正影响。其次,按照资产价格泡沫的不同演化阶段,将其划分为泡沫的生成阶段、膨胀阶段和破裂三个阶段。结果显示,羊群行为和追踪趋势行为在三个阶段中均对资产价格泡沫有显著影响。但过度自信行为仅在膨胀和破裂阶段对泡沫有显著影响,在生成阶段没有显著影响。随后,探讨过度自信与资产价格泡沫间的关键因素估值偏差与过度自信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资产价格泡沫三个演化阶段种过度自信对估值偏差都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影响资产价格泡沫。最后,探讨羊群行为、追踪趋势行为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键因素投资者转移概率与投资者行为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羊群行为和追踪趋势行为通过显著影响投资者的转移概率来影响资产价格,进而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再次,运用netlogo软件实现资产价格的多主体仿真模拟,进一步探讨过度自信、羊群行为以及追踪趋势行为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共同作用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通过仿真数据与沪深大盘指数的收益率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本文基于多主体投资行为构建的仿真模拟的收益率具有与大盘一致的尖峰厚尾特性,并且与大盘数据具有相似的波动丛集性。最后,对政府等管理机构和投资者自身提出规范投资者行为的政策建议。具体表现在,针对政府等管理机构,应当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带来的过度自信心理、盲目跟风以及追涨杀跌的行为。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价值投资者比例,引导资产价格回归于内在价值,减小资产价格泡沫。针对投资者自身,投资者必须注重自身心理和情绪。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自己和投资市场,不要盲目跟风进入市场,导致投资失去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增加了非价值投资者的比例。而且为避免市场中客观存在的噪声,投资者可以刻意远离噪声源聚集的区域,选择干扰较少的地方进行估值判断和决策。此外,投资者应提倡价值投资的理念,并选择差异化的投资风格,积极主动追求创新,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加价值投资者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