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自增强机理及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自增强方法控制材料的结构形态,来提升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降低其密度,相比引入增强相的效果是相同的,但自增强材料由于增强相源于材料本身,成型过程中并未添加其它物质,因此增强相和基体相两者相容效果很好,没有和外增强相同的界面粘接差等缺点,同时也不存在着材料的回收难题,十分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通过研究自增强复合材料成型装置和机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轻质性与高强性,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本文以无机物填充聚丙烯为基础,自行设计新型固态拉伸口模,并搭建了固态拉伸自增强实验平台,并基于该实验平台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无机物填充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无机物含量和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固态拉伸自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结构和密度,探明了工艺参数与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联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模块化设计固态拉伸装置各组成部件,分析确定采用碳纤维红外加热管加热坯料型材以及设计合适拉伸比的固态拉伸口模,搭建固态拉伸自增强实验平台;2.选择碳酸钙和滑石粉含量分别为30%、35%、40%、45%填充聚丙烯,熔融挤出造粒与成型18mm×12mm的聚丙烯填充复合材料坯料型材;确定了固态拉伸成型中拉伸温度与拉伸速度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3.在给定拉伸速度2.0m/min和拉伸温度140℃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无机物及含量对拉伸后的PP/Talc、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密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无机物含量由30%增加至45%后,固态拉伸前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而密度逐渐增大,固态拉伸后的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SEM照片显示固态拉伸后PP/Talc和PP/CaCO3自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分子链发生高度排列取向,并产生了类似纤维状的结构的纤维束;4.选择密度降低幅度最大的一组配方为基础,给定拉伸温度为140℃,通过改变拉伸速度工艺条件,探究不同拉伸速度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给定拉伸速度2.0m/min,通过改变拉伸温度工艺条件,探究不同拉伸温度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热性能、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5、初步探究了滑石粉和碳酸镁复配填充聚丙烯,制备得到不同碳酸镁含量的PP/(Talc+MgCO3)固态拉伸自增强复合材料,并分析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密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应运而生。ITU将5G典型应用场景归纳为: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L
<正> 肉制品的原料选择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决定的。选用优质新鲜的原料可赋予制品更加诱人的色、香、味、形,可延长制品的货架期,有效的提高制品的出品率。因此,选用
【正】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和
本文基于湍流润滑理论,构建高速低黏度润滑剂工况下的滑动轴承润滑分析模型,对其进行热流体动力润滑分析,主要研究热效应对高速低黏度润滑剂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使用质
为掌握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沪通铁路某典型工点,借助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使用这两种方法对铁路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用
第四方物流是通过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及过硬的物流技术来满足企业物流需求,进而起到整合各类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及提升物流效率。本文从第四方物流发展情况入手,分析第四方物流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附着力、耐化学品性、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在防腐涂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植物油酸中的不饱和双键通过氧化聚合可以提高聚合物的交联密
介绍了现代混凝土技术的特点。着重阐述了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比如固体废渣技术、绿色环保技术。以某工程为例,对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傲然屹立。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传播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各艺术门
当前,随着多核系统的广泛应用,多线程正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编程技术,通常用于从操作系统到智能多媒体应用程序,来提高特定程序的性能或响应性。但是,由于并发线程执行的不确定性,编写正确执行的多线程程序要比编写正确执行的顺序程序困难得多。当线程未正确同步时,非确定性线程交织可能对于同一输入会产生非确定性的输出。当这种不确定的线程行为导致系统故障或结果不正确时,它被称为并发错误。数据竞争就是多线程并发程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