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状态早期筛查、干预及循环microRNA测序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changmao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抑郁状态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人格特质、生活事件与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评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抑郁状态的易感人格特质、潜在应激源以及影响生存质量评价的主导因素。2对抑郁状态大学生进行电针、心理及电针结合心理三种方案的早期干预,明确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及必要性,同时对不同干预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探明不同干预方案的疗效优势,为抑郁状态干预最优方案的筛选提供依据。3通过对大学生血清micro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差异性分析,探索抑郁状态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其发病机理,同时对抑郁受试者干预前后血清microRNA表达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早期干预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典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管理学院以及护理学院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价抑郁状态(CES-D>=16归为抑郁组,CES-D<16归为非抑郁组),大五人格简表(NEO-FFI,由神经质、外向性、开明性、宜人性及责任感五个子量表组成)评价人格特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价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及情绪刺激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测量生存质量主观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大学生的NEO-FFI、WHOQOL_BREF及LE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采用AMOS构建结构式方程模型(SEM)分析各变量相关性及中介效应。2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DRS-17)测评以及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科访谈(M.I.N.I.)对抑郁组大学生(CES-D(?)16)进一步评价,以7-HDRS-17<17并排除精神疾患为纳入标准,结合排除标准,共纳入受试者33人:全分析数据集者33人,其中电针干预组6人,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组10人,电针结合心理综合干预组6人,高危观察组11人;符合方案数据集29人,其中电针干预组5人,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组9人,电针结合心理综合干预组5人,高危观察组11人。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数据集分析(PP)两种方法评价受试者主要疗效评价指标(HDRS-17减分率,抑郁症状缓解率,疗后HDRS·-17得分),同时对组间疗后HDRS-17各因子分、CES-D评分、WHOQOL-BREF评分进行方差分析。3采集上述抑郁状态入组受试者疗前血清样本6例、疗后血清样本3例,同时采集正常受试者血清样本8例。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清总RNA,制备microRNA文库,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绘制microRNA表达图谱,比较抑郁状态受试者与正常受试者之间、抑郁状态受试者治疗前后的microRNA表达差异。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对差异表达microRNA进行分析,并进行KEGG通路分析,预测差异microRNA作用的潜在靶基因及目标蛋白。结果1共回收有效问卷2262份,内蒙古医科大学在校生CES-D均分为10.98±7.95,WHOQOL-BREF的生存质量总评、健康状况总评以及生理、心理、社交和环境领域均分分别为3.62±0.84,3.67±0.86,69.02±12.96,65.44±13.90,67.35±17.45,60.12±13.86。抑郁组大学生的WHOQOL-BREF的生存质量总评、健康状况总评以及生理、心理、社交和环境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LES的正负性生活事件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1),NEO-FFI中神经质维度高于非抑郁组,外向性、开明性、宜人性以及责任感低于非抑郁组(P<0.01)。结构式方程模型显示,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感维度以及大学生活、高考失败、恋爱等生活事件因子对与抑郁状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系数分别为0.4926,-0.2257,-0.0725,-0.0581,0.0588,0.0556,0.0373,外向性、责任感、神经质维度以及大学生活、经济和个人成就对生存质量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642,0.2229,-0.1983,-0.0796,-0.0455,0.0043。抑郁状态对生存质量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07。人格特质、生活事件对生存质量评价的直接效应高于抑郁状态中介的间接效应,外向性、神经质、责任感等人格特质对生存质量评价的总效应高于生活事件。2早期干预研究2.1ITT及PP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在HDRS-17减分率、抑郁症状缓解率以及疗后HDRS-17评分方面均优于高危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ITT及PP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心理组及综合组在HDRS减分率、抑郁症状缓解率以及疗后HDR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HDRS靶症状群因子分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心理组及综合组在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迟滞因子以及认知障碍因子方面疗后得分均显著降低(P<0.01),高危组观察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综合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疗后得分显著低于电针组及心理组(P<0.01);电针组睡眠障碍因子疗后得分显著低于综合组及心理组(P<0.01);心理组及综合组迟滞因子疗后得分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认知障碍因子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体重因子干预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2.4疗后CES-D得分比较结果显示,针刺组、心理组及综合组疗后评分均低于高危组(P<0.01),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WHOQOL-BREF得分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心理组及综合组在健康状况总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社交领域的疗后得分显著高于提高(P<0.01),高危组观察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三组间疗后健康状况总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社交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生存质量总评以及环境领域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高危受试者样本与正常受试者样本比较,共有90种已知micro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82种,表达下调者8种;共有87种预测micor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64种,表达下调者23种;抑郁高危受试者疗前与疗后比较,有173种已知micro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85种,表达下调者88种;共有63种预测micor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19种,表达下调者44种;GO富集性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microRNA与细胞凋亡、生物昼夜节律、神经营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炎症反应信号因子TGF-bet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通路蛋白相关。结论1本研究中内蒙古医科大学在校生情绪状态良好,生存质量评价高于全国常模水平。抑郁状态发生与生活应激事件及人格特质相关,并导致生活质量评价下降。主要应激源包括学习压力大、生活规律改变、被人误会以及经济困难等,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干预疏导;人格特质是导致抑郁状态及影响生存质量评价的主导因素,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对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2早期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抑郁高危状态,并提高主观生存质量评价,不同干预方案的治疗靶点存在差异:电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躯体症状及睡眠障碍;心理治疗侧重于缓解抑郁情绪及认知障碍等,电针结合心理的综合治疗对生理、心理症状均有显著缓解作用,并显著提高健康状况总评,因此认为是较理想的抑郁高危状态早期干预方案。3抑郁高危状态发生与抑郁症病理相关microRNA异常表达存在密切联系,microRNA介导的多条信号通路变化是抑郁高危状态早期干预有效的潜在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microRNA作为抑郁状态生物标志物及其介导早期干预的生理病理机制须进一步的验证实验进行明确。
其他文献
<正>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的罗纹面对称用力内收的手法称为拿法。指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紧捏一定的部位。如用五指进行捏拿的又称抓法。《秘传推
期刊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这也势必促使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本文从5G技术将构建新闻传播新空间的论点出发,展望了5G+视频行业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将展现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hn M. 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理论,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素的方面,提供了大量用于提升学习动机水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目前,大学校园中的“弱势”人群不断增多,形成了特定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并
本文融合诗学象似性、互文性和文本艺术性三个方面,试图探讨纳博科夫名作《微暗的火》如何获得可持续性力量,超越作家作品的双重死亡。该作品借助其丰厚的艺术价值和读者重写式
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式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大黄虫丸(Dahuang Zhechong pill,DHZCP)对AS的防治作用,并探
一、强化政治引领,真正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出要求,而现代大学制度一直以来是教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立人格、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状况及其在重要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和特征,进而探索自立人格对其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目的是为找到能够预测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