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根治性同期联合手术(radical simultaneous combined surgery,R-SCS)治疗肝肾两器官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肝肾两器官AE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一般资料、既往史、临床表现、肝肾病灶特点、手术方式、围术期恢复情况以及长期随访和疾病转归等数据。男性8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8岁(27~52岁)。有7例(70.0%,7/10)患者既往接受过肝AE姑息性切除或病灶液化腔穿刺引流术,所有患者本次肝AE复发合并肾脏侵犯;有2例无AE病史者新发AE病灶同时侵犯肝和右肾,有1例既往诊断但未治疗。有7例(70%,7/10)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腰疼、乏力、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等,其余3例无明显症状。所有患者(100%,10/10)均涉及到肝右叶和右肾的病灶,其中1例合并肝左外叶的病灶、1例合并左肾的病灶。在病灶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方面,中间液化性病灶占70%(7/10),其中6例周边具有生物学活性;小泡状病灶和散在钙化病灶分别占20%(2/10)和10%(1/10)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肝肾AE的R-SCS,其中对9个肝病灶实施了肝切除术、2个实施了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x 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ELRA);对于肾脏病灶,7个接受了单侧肾全切除术、4个接受了肾部分切除术。10列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Clavien分级IIIb及以上的并发症,IIIa类并发症发生率40%(4/10),其中1例术后早期出现漏尿,进行输尿管支撑管置入并保守治疗后得到好转,3列术后因胸腔积液给予穿刺引流;所有患者术后出现肝、肾功能一过性变化,而均未出现严重的肾、肝功能衰竭。所有患者术后接受规律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8月(3~78月),随访过程中1例术后7月出现切口疝,经腹腔镜修补而得到治疗。未出现死亡AE复发病例,均无病生存,临床治愈率100%。
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R-SCS治疗肝肾AE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一次性根治初发或既往肝脏AE术后复发合并临近肾侵犯的复发AE。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肝肾两器官AE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一般资料、既往史、临床表现、肝肾病灶特点、手术方式、围术期恢复情况以及长期随访和疾病转归等数据。男性8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8岁(27~52岁)。有7例(70.0%,7/10)患者既往接受过肝AE姑息性切除或病灶液化腔穿刺引流术,所有患者本次肝AE复发合并肾脏侵犯;有2例无AE病史者新发AE病灶同时侵犯肝和右肾,有1例既往诊断但未治疗。有7例(70%,7/10)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腰疼、乏力、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等,其余3例无明显症状。所有患者(100%,10/10)均涉及到肝右叶和右肾的病灶,其中1例合并肝左外叶的病灶、1例合并左肾的病灶。在病灶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方面,中间液化性病灶占70%(7/10),其中6例周边具有生物学活性;小泡状病灶和散在钙化病灶分别占20%(2/10)和10%(1/10)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肝肾AE的R-SCS,其中对9个肝病灶实施了肝切除术、2个实施了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x 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ELRA);对于肾脏病灶,7个接受了单侧肾全切除术、4个接受了肾部分切除术。10列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Clavien分级IIIb及以上的并发症,IIIa类并发症发生率40%(4/10),其中1例术后早期出现漏尿,进行输尿管支撑管置入并保守治疗后得到好转,3列术后因胸腔积液给予穿刺引流;所有患者术后出现肝、肾功能一过性变化,而均未出现严重的肾、肝功能衰竭。所有患者术后接受规律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8月(3~78月),随访过程中1例术后7月出现切口疝,经腹腔镜修补而得到治疗。未出现死亡AE复发病例,均无病生存,临床治愈率100%。
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R-SCS治疗肝肾AE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一次性根治初发或既往肝脏AE术后复发合并临近肾侵犯的复发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