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王子》与《哈姆雷特》的互文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age88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因其复杂的情节,高超的叙事技巧以及艰深的哲学思想,自出版以来便受到文学批评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在对这一小说进行研究时对另一部伟大作品《哈姆雷特》多有提及,发现两部作品间存在联系。本研究基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对《黑王子》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在横轴上分析了主人公布拉德雷的分裂主体、他者的声音以及写作主体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黑王子》中不存在权威的声音,并通过这一后现代版本挑战了《哈姆雷特》的确定真相;在纵轴上分析了《黑王子》和其所指向的历史的文学互文本《哈姆雷特》之间的关系,并对默多克创作时间的社会文化互文本进行分析,探讨默多克对当时盛行的女性主义浪潮和“作者已死”等观点的回应。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发现默多克在《黑王子》这一作品中吸收和转化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这一经典重新阐释,在继承经典文学作品财富的基础上加入了自身对所处时代的考量。这一研究对读者深入理解《黑王子》,重读莎翁的经典之作《哈姆雷特》具有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湖南学者杨筠如,师承王国维,得益于其师指导,完成《尚书覈诂》四卷本的撰写。李学勤称赞此书是“二十世纪《尚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尚书覈诂》能获如此高的评价,与民国初期《尚书》研究的新风尚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学界对此研究甚少,更缺乏从训诂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选择黄怀信点校的《尚书覈诂》四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上研究《尚书覈诂》在训诂方面价值。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学位
庄棫,同光时期常州词派重要词人,与谭献并称“庄谭”,是陈廷焯词学观念转变的关键人物。谭献、陈廷焯二人对于庄棫的评价颇高,并不是与之交好的缘故,而是三人词学理念相同,中白词契合谭献“折衷柔厚”和陈廷焯“沉郁顿挫”的词学主张。与常州词派形成初期不同,同光词坛有着强烈的宗派意识,庄棫、谭献、陈廷焯同气相求,力矫浙西词派后期侧艳饾饤之习。中白词以丙寅年为分界,前期由北宋入唐五代,学周邦彦、秦观,以闺情寄托
学位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除了客观介绍所做的研究,作者也会表达自己的立场,以传达其对命题的观点、态度和评价等。正确使用立场标记语有助于提高期刊论文的质量。对于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应用语言学英语期刊论文立场标记语的研究较少,同时少有研究调查立场标记语在期刊论文不同节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为了解中国学者对英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本研究自建两个语料库——中国学者英语期刊论文语料库(CSEJAC)和英语本族语学者
学位
学术话语研究是学术写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国际学术写作的发展,尤其是学术英语(EAP)写作。引用作为学术写作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鉴于学术写作中恰当引用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学科论文中的引用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在引言部分,因此本研究试图比较交通运输工程和应用语言学英语研究论文引言中的引用特征。  本研究借助Swales(1990;2004)CA
学位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作者作为“自我”在构建“他者”形象时,由于对他者的曲解、夸张与想象,引发了形象变异,这种变异就是形象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作者在作品中构建的“他者”形象凝聚了作家个人的复杂情感,体现出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巨大文化差异。形象学探究的是这些形象的创作过程和规律,并分析其中包含的深层文化底蕴。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取代原作者成为
学位
石黑一雄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是继奈保尔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移民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多变的主题而闻名。《远山淡影》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982年;同年,石黑一雄获得了英国国籍。《远山淡影》围绕一位现居英国,名叫悦子的日本移民的记忆展开。学者们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涵盖了不可靠叙述、创伤记忆、后殖民和身份研究等多个主题。在身份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多把悦子的身份危机归结于她的个人
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曲折发展,关于美国地缘政策的研究逐渐重回中国主流学界视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作为美国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斐然成就引人注目。他的突出理论贡献在于发现了欧亚大陆均势以及保证美洲稳定对于美国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而尝试借助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围堵心脏地带扩张的思路更是令其被称为“围堵政策教父”。冷战虽早已远去,但遏制战略作为美国战后国家大战略目前仍然是各种政治研究关注的重点,而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议题在世界各国广受关注,尤其是在美国政界呈现愈发热门的趋势。作为政治选举中政党和候选人的有力政治武器,中国议题在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都被频繁炒作,这一现象和势头催生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往相关研究以具体中国议题如经贸议题、主权议题为主,对相关理论的应用和对美国选举政治中中国议题的整体设置逻辑的探索存在不足。本研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搜集和分析2008年
艾丽斯·西伯德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著名作家。《可爱的骨头》是其三部著作中最著名的一部,该小说赢得了著名评论家和出版商的赞誉。小说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茜·沙蒙在被邻居哈维先生强奸、杀害和肢解后进入天堂,俯瞰家人如何努力重建的故事。近年来,《可爱的骨头》获得了广泛的称赞,许多评论家对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哥特元素、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叙事学等角度。然而,鲜有人用创伤理论来解读该小说。鉴于此
《阿姆斯特丹》是伊恩·麦克尤恩唯一一部获布克奖的作品。小说以二十世纪英国社会为背景,描绘英国知识分子阶层挣扎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最终走向各自悲剧的故事。相较麦克尤恩的其他作品,国内外相关《阿姆斯特丹》的研究较少,更因其多喜剧元素,人物情节设置相对简单,被视为名不副实的获奖作品。实则,该小说是一部杰出的反讽作品,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和对社会,人生的反讽观。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