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调控和施复合肥对古蔺县金佛山方竹林土壤养分及笋产量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能改善林地土壤质量和林分结构,显著提高森林生产力。密度调控和施肥是森林经营管理中常见的营林措施,具有可控性强、效果明显、技术简单和应用广泛等特点。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笋因其优良的品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是金佛山方竹适生区广大农户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目前,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滞后,经营模式依旧为农户自营自采,“重取用,轻管理,整体营林水平不高”依旧是制约金佛山方竹林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科学的营林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及竹笋产量是金佛山方竹营林亟待解决的生产和科学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四川盆地南缘古蔺县金佛山方竹纯林为研究对象,从2017年6月到2019年11月,通过密度调控和施复合肥,采用双因素交叉分组实验设计,设置了5个密度水平,即对照(100000株hm-2,D0)、40000株hm-2(D1)、50000株hm-2(D2)、60000株hm-2(D3)和70000株hm-2(D4);4个复合肥施用水平,即对照(不施肥,F0)、“氮+磷+钾”(460+60+300 kg hm-2 a-1,F1)、“氮+磷+钾”(920+120+600 kg hm-2 a-1,F2)和“氮+磷+钾”(1380+180+900 kg hm-2 a-1,F3)。试验共设置密度与施肥组合处理20个,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密度调控和施复合肥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养分、出笋期、笋产量和竹笋净收益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出笋期和笋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找到了出笋期和笋产量变异的土壤养分主控因子。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密度调控和施复合肥及其交互作用显著改变了金佛山方竹林土壤养分含量。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竹林密度的增大,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Olson-P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全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施复合肥降低了土壤p 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Olson-P、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整体而言,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有效性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竹林密度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2、各处理的金佛山方竹林出笋期介于25 d到39 d之间,笋产量介于2614.43 kg hm-2到4812.40 kg hm-2之间,密度调控和施复合肥及其交互作用显著改变了金佛山方竹林的出笋期和笋产量。最大似然法参数估计结果表明,随着竹林密度的增大,金佛山方竹林的出笋期和笋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当立竹密度为D3时,出笋期的估计均值为37.00 d,笋产量的估计均值为4264.75 kg hm-2,达到最大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金佛山方竹林的出笋期和笋产量呈增加趋势,当施肥量为F3时,出笋期的估计均值为35.40 d,笋产量的估计均值为3866.63 kg hm-2,达到最大值。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D1F0、D1F1、D2F0和D2F1处理降低了竹笋产值,降幅在0.43%到16.09%之间,以D1F0处理的竹笋产值最低;其余各处理均提高了竹笋产值,增幅在0.71%到33.01%之间,以D3F3处理的竹笋产值最高,为74527.33元hm-2。D1F0、D1F1、D1F2、D1F3、D2F0、D2F1、D2F2和D2F3处理降低了竹笋净收益,降幅在8.00%到24.31%之间,以D1F0处理的净收益最低;其余各处理均提高了竹笋净收益,增幅在1.80%到32.03%之间,以D3F2处理的净收益最高,为65921.31元hm-2。金佛山方竹林最大竹笋净收益的推荐立竹密度为60000株hm-2,推荐复合肥施用量为氮(920 kg hm-2 a-1)+磷(120 kg hm-2 a-1)+钾(600 kg hm-2 a-1)。4、相关性分析表明,金佛山方竹林出笋期与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Olson-P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笋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Olson-P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笋期与笋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土壤Olson-P、速效钾、碱解氮、p H和全磷能共同解释出笋期变异的68.40%,是出笋期变异的主导因子;土壤Olson-P、碱解氮、有机质和速效钾能共同解释笋产量变异的61.57%,是笋产量变异的主导因子。综上所述,合理的密度调控和施肥措施能显著改变金佛山方竹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延长竹林出笋期,增加笋产量,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是竹林丰产的基础,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是影响竹林出笋期和笋产量的土壤养分主控因素。当立竹密度为60000株hm-2,施肥量为氮(920 kg hm-2 a-1)+磷(120 kg hm-2 a-1)+钾(600kg hm-2 a-1)时,金佛山方竹林竹笋经济效益取得最大净收益,为65921.31元hm-2。本研究将有助于金佛山方竹林的经营管理和笋产量的提高,为四川盆地南缘金佛山方竹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传统的处理方法无法达到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效果。根据已有的研究背景,等离子体技术在水处理、废气处理和杀菌消毒等方面应用效果好。其中,强电离放电,由于电离程度高且产生的等离子体活性强,有着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针对强电离放电通常在高频交流供电下进行,而能耗仍然较高的难题,本文深入研究并提出脉冲强电离放电技术,兼具脉冲放电能耗低和强电离放电粒子活
餐饮业的蓬勃发展使餐厨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大,其不当处置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留下众多隐患。好氧生物处理是餐厨垃圾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可将餐厨垃圾转化为安全、稳定的资源化产品。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进入到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且BPA作为塑化剂可通过食品塑料包装缓释等途径直接进入到餐厨垃圾及后续好氧生物处理体系中,可能会对体系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
人工智能已在社会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相关系统在安全攸关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由于深度学习泛化能力不足,通过对原样本添加微小扰动即可导致深度学习模型输出错误分类结果,这种方法被称为对抗攻击,它给人工智能系统带来了很多威胁,尤其是图像识别系统。形式化验证基于严格的数学符号定义,能够验证系统模型是否满足期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程度提高,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水资源匮乏和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雨水、污水等资源的再利用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就已经着力研究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相对来说,我国对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城市雨水利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尚未建立完善的城市雨水利用法律体系,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缓慢,而公众对再利用项目的接受意愿是政府执行雨水回用等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实现需要提升全民的生态文明素养,而素养的获取需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中小学是素质培养、习惯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今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还有较大提升潜力,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认识还不足。本文探讨了加强中小学生生态文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作为基因组学重要研究方法,通过患病群体与正常群体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利用统计分析发现对疾病发生有显著影响的遗传变异位点,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再结合性别、年龄、种族等协变量,利用回归分析研究协变量与显著SNP位点对疾病的共同作用,从而揭示疾病发生的成因。然而在GWAS数据发布中存在两方面的隐私风险,首先,SNP显著性研究的基因型样本数据集以及其检验统计结果,会被匿名公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使得大量的氮、磷污染物进入湖泊、水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厌氧消化是藻类处理的经济有效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在我国藻类处理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主要因为之一是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和胶质,其难以水解。另外,传统以氢为电子载体电子传递(IHT)很难维持系统内的酸性平衡和产甲烷互养代谢的稳定,导致厌氧消化效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处于久坐的状态,以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腰椎疾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诊断腰椎疾病时,常常需要专业人员手动标记椎间盘的位置,在图像数据与日俱增的今天,这种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本文研究以较少的人工交互和全自动的方法对T2加权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腰椎图像进行椎间盘定位
水体氟污染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氟离子的高效深度净化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本论文针对目前除氟材料吸附容量较低,尤其中碱性条件下除氟效率较差的现象,利用纳米锆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2)、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为特异性功能吸附剂,并以聚苯乙烯大孔强碱性阴离子树脂(D201)为载体,分别制备树脂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UiO-66-NH2@D201、树脂基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如今,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工业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关键在于实现对不同工业数据集的智慧融合,通过对数据的高效利用,为工业生产管理提供实时、智能的决策优化。数字孪生技术发展至今,在数据采集和存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数据处理和融合分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工业数据除了具有数据量大、多样、快速和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外,还具有时序性、强关联性、高耦合性和多源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