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尿素配施生物刺激素在水稻上的增效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3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释尿素通过调控氮素释放与作物养分吸收相同步,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是解决多年来氮素利用率低问题的理想选择。生物刺激素能够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被认为是促进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农业生产中单独施用控释尿素或生物刺激素已是普遍的增产方式,但二者的协同增效作用却鲜有报道,尤其是开展环保、高效的生物刺激素的研究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VE(Paecilomyces variotii extracts)是野生沙棘内生菌宛氏拟青霉发酵提取而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刺激素。在对其进行物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大田试验,以普通尿素分次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控释尿素配施不同用量PVE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供应强度的影响,以确定PVE应用于大田水稻种植的最佳施用量;利用两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在常量和减量条件下与PVE配施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室内萌发和液培试验研究了PVE对低温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VE在水稻上的促生机理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VE的提取工艺及其物质结构与化学组分的鉴定PVE(Paecilomyces variotii extracts)是由野生沙棘根系内生菌宛氏拟青霉发酵提取而来的含有多种小分子物质的生物刺激素,分子量范围在140-2507 Da之间,具体组分包含碳水化合物、芳香结构、脂肪结构以及小分子氨基酸。(2)控释尿素配施不同用量PVE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控释尿素具有持续供应氮素的能力。两年水稻大田试验中,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较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使完熟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37.11%和39.77%,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27.03%和31.01%,水稻产量显著增加6.90%和21.01%,氮素利用率提高14.86%和23.84%,净收益也显著增加7.21%和26.37%。水稻生长状况同时受PVE用量影响,两年试验中控释尿素与750 mg/hm~2 PVE配施后增加了水稻有效分蘖,在控释尿素的基础上使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12.10%和9.25%,氮素利用率提高15.04%和16.36%,净收益提升15.43%和11.62%,但施用PVE对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VE是一种具有超高活性的生物刺激素,在极低施用量下即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但随着PVE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虽然仍高于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未添加PVE的控释尿素处理,但对水稻增产效果呈下降趋势。(3)减量氮肥与PVE配施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连续两年的大田定位试验表明,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能够与水稻的氮素需求规律相吻合,相关性达0.99以上。与普通尿素相比,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控释尿素通过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提高了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甚至在减量40%的条件下,水稻产量较全量普通尿素处理仍分别增加8.10%和7.09%,经济效益也分别提高了14.14和12.38个百分点。氮肥与PVE配施具有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并且在全量控释尿素与PVE配施条件下达显著差异。两年试验中全量控释尿素配施PVE处理水稻产量均为最高,较单施控释尿素处理分别显著增产9.25%和8.67%,氮素利用率提高16.36%和20.22%,净收益增加11.62%和10.90%。(4)PVE对水稻幼苗抵御低温胁迫的生理调控机制萌发试验和液培试验表明,低温(15℃)胁迫下PVE浸种能够打破水稻种子休眠,促进种子提前发芽。营养液中添加PVE能够显著增加水稻幼苗叶片生物量,促进水稻根系加粗伸长,并显著提高根冠比。较未添加PVE的处理相比,PVE在0.05-0.50μg/L浓度范围内使水稻叶片光合速率显著提高5.14%~34.43%,叶片气孔导度增加7.85%~16.16%,胞间CO2浓度降低9.00%~18.30%,蒸腾速率提高34.04%~65.18%。PVE还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使根系丙二醛含量降低了19.41%~29.81%,长期来看施用PVE还能够降低叶片中活性氧的累积。育苗和液培试验中PVE均在0.1μg/L施用浓度下表现出最佳施用效果。(5)PVE对水稻幼苗根系氮素吸收的调控机制施用PVE后,水稻幼苗根系有2184个基因发生上调,936个基因发生下调,差异基因与水稻细胞壁的构建、氧化还原酶活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通路有关。PVE还使水稻根系Os MRK3、Os E4.1.1.15、Os DHRS4、Os ADA、Os AGA2和Os GGT等氮素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著提升,因此控释尿素与PVE协同增效的重要原因是PVE提高了水稻的氮素代谢。
其他文献
背景FXR(Farnesoid X Receptor)是近年来发现的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在肝脏和胃肠系统中表达,在甘油三酯、胆汁酸、胆固醇和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FXR在血管、心肌细胞中亦表达,然而其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中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FXR基因敲除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通过永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野生型(W
磷素作为植物体内必需的大量元素,在土壤中易与其他元素螯合形成难溶性磷,有效性降低,导致大量磷素不能被作物有效利用,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根系作为作物吸收水肥的重要器官,提高根系对土壤中磷素的探索和难溶性磷的活化对促进磷素吸收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根系属于须根系,作为根系主体的侧根对水分和养分吸收作用巨大,研究玉米侧根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有利于挖掘玉米根系磷素高效吸收的根系潜力,
理论依据:全球多中心调查表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后较差,。目前,IPF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与IPF进展密切相关,其中β-catenin的过度酪氨酸磷酸化修饰是该通路的一个重要启动位点。然而,有效抑制β-catenin酪氨酸磷酸化的
氮肥的施用在提高玉米产量和满足全球人口增长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密植高产夏玉米种肥同播条件下,如何调整氮肥施用方式,实现作物产量与肥料利用效率协同提高十分重要。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35°58′N,116°58′E)、山东农业大学温室(36°11’N,117°06’E)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大田和土柱试验相结合,设置225 kg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工结构材料(如超材料、超表面、人工晶体)由于其独特的波调控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人工超材料通常拥有自然界材料不具备的材料参数,如负有效质量密度、负有效体积模量、零或负折射率等。通过利用这些超材料,可以实现一些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波操控。相较于超材料,具有亚波长尺度的超表面(也称二维超材料)增添了一些非平庸的波操控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些新的波操控方式。最近,借助人工晶体这个很好的研究平台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配合营养支持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胃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越高焦虑与抑郁情绪越严重。运用SF-36评分量表对
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权保障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制度改革要求,标志着我国司法人权保障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司法人权保障的重点是通过司法来完整地保障人权尤其是法定人权的现实化,强调法治社会背景下司法之于人权现实化的主导意义,克服当前司法人权保障局限于程序性人权保障的潜在不足,进而使人权法治保障模式之于人权现实化的实践价值得到完整意义上的实现。人权,是一具有多
A 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IAVs)感染常常导致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患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导致较高死亡和造成疾病的大流行。IAV属于正粘病毒科,其基因组由8条分节段的负链RNA组成,通常编码17种病毒蛋白。该流感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呼吸道上皮细胞,也可以感染巨噬细胞和呼吸道的树突细胞。先天免疫系统通过T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NLRs)和最近发现的RN
据WHO统计,2015年,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自杀是导致死亡的第17位原因,是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位死因[2]。癌症可能导致自杀,以往研究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癌症患者的自杀率几乎翻了一倍[3-5]。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SI)[4,5]和自杀未遂(SA)[5,6]。近年来,全球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然而,国内尚缺乏
1、研究背景胶质瘤是临床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胶质母细胞瘤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胶质瘤是一种高度恶性、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并易于复发,故临床疗效不理想。当前国内外针对胶质瘤治疗的方案是通过手术最大范围的切除病灶,同时联合放疗及替莫唑胺等药物化疗,该治疗方案提高了胶质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期,但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并产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