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发一种新的基于肠道易吸收纳米对比剂的磁共振结直肠成像技术,能够在直肠给药后,通过肠道吸收纳米对比剂的情况以评估溃疡性结肠炎,并使用荧光成像进一步证实对比剂的肠吸收。材料与方法:以固体脂质纳米粒(SLNs)为载体,负载钆(Gd)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和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合成了T1磁共振阳性增强对比剂——Gd-FITC-SLNs,并用于对磁共振结果进行组织学证实。实验组中,20只右旋糖酐硫酸钠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C57/B6)被随机分为4组:Gd-FITC-SLNs灌肠组(1ml/每只),n=5;Gd-DTPA灌肠组(1ml/每只),n=5;Gd-FITC-SLNs静脉注射组(0.1 mmol Gd/kg),n=5;Gd-DTPA静脉注射组(0.1mmol Gd/kg),n=5。此外,将5只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Gd-FITC-SLNs灌肠,1ml/每只)和5只正常小鼠(Gd-FITC-SLNs灌肠,1ml/每只)作为对照。每只小鼠在灌肠或静脉注射对比剂之前,以及之后的20分钟、40分钟、60分钟、80分钟、100分钟、120分钟分别进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T1序列和横断位T2序列。测量直肠壁在各个时间点的信号噪声比。磁共振表现进一步通过荧光显微镜验证。结果:Gd-FITC-SLNs保留灌肠20分钟后,动态MR成像显示,肠壁吸收纳米对比剂后强化,程度:急性UC>正常肠壁>慢性UC,并且急性UC强化时间较长,正常肠壁快速代谢而强化减退,而慢性UC强化较弱。在磁共振成像中,静脉注射Gd-DTPA的第20分钟肠壁强化信噪比与经直肠Gd-FITC-SLNs灌肠后第20分钟肠壁信噪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8.09±1.21 vs.8.09±1.71,p>0.05)。与Gd-DTPA灌肠相比,Gd-FITC-SLNs灌肠后20、40、60和80分钟,尤其是在20和40分钟,结肠壁的增强更为显著。静脉注射Gd-FITC-SLNs后直肠壁的信噪比在各时间点均高于静脉注射Gd-DTPA(p<0.01)。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显示Gd-FITC-SLNs高浓度的绿色荧光点聚集在Gd-FITC-SLNs灌肠组和静脉注射组的结肠壁内。结论:Gd-FITC-SLNs灌肠有助于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上增强效果与静脉注射Gd-DTPA相似甚至更好。固体脂质纳米粒磁共振结肠成像技术通过结肠壁吸收纳米对比剂来增强炎症性结直肠肠壁,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