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灾火焰闪烁频率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的出现和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又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研究火灾发生的机理和规律、实现主动探测和预防,是火灾科学研究领域内最为关键的问题。 火焰是火灾发生时的主要现象之一,是主要的探测参量。可视化火灾探测技术就是利用CCD传感器感知火焰信号,结合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知识,从而探测火灾的发生,达到报警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可视化火灾探测器很难排除诸如舞厅内复杂光线的干扰,经常发生误报、漏饱。因此研究火焰与刚性发光物体在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区别,对减少可视化探测器误报、漏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火焰受气流和自身辐射的影响,呈现不停的振荡特性。虽然刚性发光物体发出的光也不停的闪烁,但人可以很容易通过先验知识判断出这种闪烁是由火灾引起的还是刚性发光物体发出的,因此振荡闪烁特性是火焰区别其它刚性发光物体的重要特征。而现有的火焰闪烁频率研究方法很难有效地应用到火灾探测中,因此研究火焰闪烁频率在实际中能够有效地被利用的方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高速摄影仪和普通CCD摄像机,采集火灾火焰的视频图像。对于采集到的火焰视频图像首先使用中值滤波法滤除图像的系统噪声和随机噪声,然后应用预混合背景和消减法检测视频图像中的运动区域,最后运用数学形态学中的腐蚀法剔除存在的孤立点,提取运动区域的轮廓等方法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 在对火焰视频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运动区域的面积、质心距、周长、面积周长比等视觉特征,并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对这些特征进行频率分析,得到火焰的闪烁频谱。分析火焰闪烁频率与油盘尺寸、油盘形状、燃料种类及燃料重量(液面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火焰闪烁频谱自身的特性,并与刚性发光物体、受控燃烧的闪烁频谱作对比,探求两者之间的异同。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用油盘的形状、燃料种类及燃料深度(液面高度)对火焰的闪烁频率影响不大,只与油盘的底面积有关。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火焰闪烁频率与Pagni总结经验频率值的相对误差低于5%,重复性很好。火焰闪烁频谱显示其能量集中于1-10 Hz,在该频率范围内剧烈的振荡,在10 Hz后能量急剧下降,在20 Hz后趋于平稳,在高频部分不会出现明显的多次谐波峰。舞台灯、礼堂顶灯、闪光灯等日常常见干扰发光物体的闪烁频率频谱在高频部分出现明显的谐波峰,这是火焰与刚性发光物体的显著区别。火焰闪烁频率频谱与干扰源的闪烁频谱之间的异同为火焰的闪烁频率在可视化火灾探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本文对崎岖地面上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崎岖地面模型的建立;第二,机器人在崎岖地面上的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路径规划方案使得机
用煤岩吸附CO2是CO2的封存以及防止井下采空区煤自燃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运用物理化学、界面化学、煤岩学和煤化学等专业知识,应用日本PVT装置及SII EXSTAR6000TG/DTG差热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
电极材料作为影响超级电容和和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因较高的理论容量而备受关注。NiO合成简单、物化性能稳定、电化学活性强、价格低廉,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极材料,但是实际比容量偏低、体积效应严重、循环性能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商业化的应用。材料结构是影响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独特的微结构能缩短电子、离子在电极材料内的扩散路径,减小迁移阻力,提高电
通过对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1611(3)大采高工作面不同推进速度下的矿压实测,研究不同推进速度下的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发现:提高推进速度,周期来压步距、来压持续长度增幅明显,工
经过六次提速,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干线提速容量已近饱和,西部山区提速的幅度相对较小。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
在我国新建及改(扩)建的选煤厂中,重介质旋流器因其分选精度高、对原煤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但在目前的使用过程中,重介质旋流器尤其是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石膏等非金属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石膏开采量大致以10%的速度增长。石膏矿山主要采用房柱法开采,遗留下来的采空区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的 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和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7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近年来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强化传热技术已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和制冷等工程领域的换热设备中。研究各种换热过程的强化问题来提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