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锈蚀对隧道衬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破坏形态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衬砌结构常常处于复杂的工程及水文地质环境中,围岩中的侵蚀性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混凝土,引起内部钢筋的锈蚀及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开裂反之又会加剧外部侵蚀性物质的进入,进一步加速内部钢筋的腐蚀,造成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严重劣化。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推导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从细观、构件、结构三个尺度对钢筋锈蚀引起的保护层开裂与脱落、粘结性能损失与破坏模式转变、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劣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ABAQUS的二次开发建立了混凝土三相细观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复现了钢筋锈蚀作用下混凝土裂缝萌生、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了单筋锈蚀下界面层的破坏模式以及多筋锈蚀下混凝土保护层的脱落模式。(2)设计并实施了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劣化试验,利用通电锈蚀及拉拔试验获得了不同保护层厚度和锈蚀率下试件的破坏形式、最大拉力及其对应的滑移量,探明了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锈蚀率对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3)通过理论推导分别得到了锈蚀偏心受压构件界限受压区高度、小偏心破坏受压区高度与锈蚀率的关系,并结合Python Sympy第三方库提出了一种计算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模式转变临界锈蚀率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力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4)以某近海腐蚀环境下的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了隧道衬砌锈蚀劣化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了钢筋锈蚀引起的自身力学性能劣化、混凝土有效截面损失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退化等因素,得到了围岩压力和钢筋锈蚀共同作用下衬砌结构的损伤、内力重分布以及裂缝宽度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近年来,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VOCs排放的有效控制。在众多VOCs处理技术中,催化燃烧能在较低温度下实现对VOCs的完全转化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而高活性低成本的催化剂是该技术能被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相比于目前已商业应用的贵金属催化剂,锰氧化物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催化活性高,稳定
为解决唐古红景天种质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建立了唐古红景天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以唐古红景天幼嫩的叶片、茎段和根为外植体,筛选出最优的外植体灭菌处理方法;探索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不定芽诱导和扩增的最佳激素配比;观测不定芽的生根情况以及再生苗生长状态。结果表明:唐古红景天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0+1.0 mg·L-1 6-BA+0.1 mg·L-1 NAA,诱导率
随着WebGL技术发展,用户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地理数据的无插件、轻量级的可视化,而多源数据融合可视化可帮助用户探究地理数据的隐藏价值,其中将点云数据与全景影像进行融合可视化,能够结合点云具有精准空间位置信息的优势和全景图的视觉真实感特点。但现有研究对数据源质量要求高,融合匹配与索引效率较低,难以支撑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效可视化交互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全景图与点云数据自动融合交互
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铁路信号发挥重要作用,车站中的信号设备依据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施工建设。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简称站场图,以二维图纸形式显示车站中的信息。近年来,随着三维建模软件的推广使用和BIM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用二维站场图来表示车站内的信号设备和线路信息,而二维的站场图图纸无法直接应用于车站三维仿真系统中。本课题基于DXF格式站场图,设计合适的站场图读取方式,读取站场图展示的车站二维信息
学位
随着我国水运交通的快速发展,跨江跨河桥梁工程逐步增加与船舶结构的大型化、高速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船桥碰撞交通事故频发,给交通安全和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威胁。故深入开展船桥碰撞效应机理和动力学问题的相关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散货船与连续刚构桥碰撞的整体有限元模型,系统考虑桥梁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和影响船桥碰撞的各种因素,计算并分析桥梁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和船舶参数对船桥碰撞效应的影响。基于有限
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耦合仿真系统,该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系统耦合仿真能力,用户还可通过平台提供的通信接口实现与其它仿真软件之间的强耦合,从而实现大系统的耦合仿真计算。目前通过该平台已经完成了大量的仿真计算任务,系统的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现阶段用户主要通过用户端图形化建模软件来完成系统的建模,而该软件功能复杂且操作繁琐用户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原用户
学位
三维水质模型是水质变化规律的数学描述,可用于水体水质的模拟、预测,对水污染管理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对水质变化数据的可视化存在维度低、绘制效率低、实时性差、交互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水质变化的高效模拟与实时交互分析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开展基于光线投射算法的水质变化数据实时体绘制关键技术研究,并选择案例区域,研发原型系统,开展实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水质变
铁路是目前覆盖最广的交通工具,随着其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其通行安全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列车状态的检测是目前安全交通中研究最广泛的方向,区间综合监控系统是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维护的重要系统,若其出现故障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保证区间综合监控系统的正常运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故障数据各路局不直接提供给厂家,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现场采集数据,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设备厂家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