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风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高效浸出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发展,被称作“工业味精”的稀土元素的地位越来越高。经近半个世纪开采,稀土富矿被迅速开采利用,我国稀土资源工业探明储量逐年下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资源,其储采比逐年下降,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现在的15。目前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已探明工业储量约150万t,而半风化离子吸附型稀土贫矿的储量约为工业储量的30多倍,显然,半风化离子吸附型稀土贫矿的开发利用是扩大稀土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南方某地半风化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其赋存状态,测定各相稀土在各粒级中的含量。(1)稀土矿中的大于0.8mm的粒级占总重的68.66%,而离子相在其中的含量为61.23%,因此稀土离子主要赋存在粗粒级当中,与一般的离子型稀土矿有明显的区别。(2)水溶相品位随粒度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少,和粒度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胶态相,矿物相随着粒度的减小。品位不断的降低,而离子相则反之,随着粒度的减小品位缓缓增大。进行了稀土提取研究,分别使用硫酸铵、HT-6、HT-10对半风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进行了浸出研究。室内柱浸实验研究表明:(1)硫酸铵柱浸最佳浸出条件为:硫酸铵浓度为2.5%,淋浸流速为0.4m L/min,淋洗液固比为0.4:1,尾水液固比为0.6:1,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02%,生产单位稀土氧化物药剂消耗为12.44t;(2)HT-6柱浸最佳浸出条件为:HT-6浓度为2%,淋浸流速为0.4m L/min时,淋洗液固比为0.4:1,尾水液固比为0.6:1,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5.55%,生产单位稀土氧化物药剂消耗为10t;(3)HT-10柱浸最佳浸出条件为:HT-10浓度为1.5%,淋浸流速为0.4m L/min,淋洗液固比为0.4:1,尾水液固比为0.6:1,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7.69%,生产单位稀土氧化物药剂消耗为7.34t。(4)铝的浸出不受浸取剂浓度和淋浸流速的影响,随着浸出时间的增长,其含量会不断的增大。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国家为了确保矿产资源持久有序发展,对矿山企业加大了监管力度,狠抓井下安全生产。但受井下复杂环境限制及当下大规模机械
原地浸矿施工条件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是一个时间域、空间域上的复杂的力学问题,虽然原地浸矿施工方法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人们对原地浸矿如何影响稀土矿边
铜坑锡矿是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主体矿山,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开采技术条件日趋复杂。浅部细脉带矿体矿石自燃所导致的资源损失以及地下开采所形成的大量采空区严
矿产资源开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着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金属矿山伤亡事故总量过大,重大、特大事故多发
工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由于承受变动载荷而导致裂纹萌生和扩展以至断裂失效的全过程谓之疲劳。研究材料的疲劳性能有助于预测其疲劳寿命,疲劳试验则是获得大量材料疲劳性能数据的有效手段。所以,疲劳试验机是材料疲劳性能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并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计量测试及实验研究,成为了工农业生产、生活及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试验测试设备。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研发一种新型的专用于拉力疲劳试验的控制系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结肠吻合技术在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于腹腔镜
煤层顶板和覆岩多为层状沉积岩层,在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研究中常常被简化为梁——岩梁,这种简化为分析计算提供了方便,被大家普遍接受和采用。然而在现有的对岩梁的分析计算
摘要:物理学科中的实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内容,让学生养成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总结出一些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实验的现状,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各位物理教师能够提高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斟酌应用这些优化措施,在教学方案当中进行实践。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
目的 观察围术期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变化,分析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检测患者麻醉手术前(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工业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在整个系统的地位逐渐从操纵者转向监督者,系统对人的体力要求减低的同时,也对人的脑力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诸如电力企业的自动化系统来说,机器的性能与可靠性大大超越了人,系统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人的弱点上,很多事故往往是由于人的误操作而发生。而在众多的人因事故中,员工疲劳与事故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是引发人为责任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