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发展迅猛,规模已达百万亿级。如此庞大规模的资产管理行业对金融市场格局影响重大,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为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跨市场交叉性资产管理领域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层出不穷。但是,资产管理业务由于监管缺位、交易信息不透明、发展不规范,积聚的风险容易向整个金融体系蔓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就对政府金融审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以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本文从新视角理解资管业务的风险特征,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入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审计上来,构建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框架,进一步促进政府审计监管职能的实现,完善金融宏微观审慎监管框架。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基本程序做出阐述。重点结合了资管业务的四个发展阶段,将资管业务分为基础业务模式和通道业务模式,并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对资管业务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了解资管业务发展阶段、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后,结合资管业务的风险特征和传染路径,对资管业务内外部环境和具体业务层面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在审计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评价资管业务风险,确定审计高风险领域,以确定审计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及取证方法的运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审计实施和报告过程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控制。本文结合作者在审计署广州办实习的经历,尝试将所构建的资管业务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框架运用至商业银行审计实务中,针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审计建议。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资管业务审计从加强风险分析评估、优化资管业务审计方式及促进监督体系机制的健全完善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改进并完善风险评估方法,加强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以加强对资管业务的风险分析评估,并加大基于风险导向的穿透式审计和大数据审计力度来优化资管业务的审计方式,同时,整合监管资源,加强审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建设以促使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上更好地发挥其监管职能,实现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与发展,完善我国金融系统宏微观审慎监管框架,防范区域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