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凸起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次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局部凸起地形对震害强度、空间分布及地震动传播有着显著影响,尤其是陡坡斜坡顶点和缓坡台塬区域相较于平面自由场地存在着明显的放大作用。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广泛分布的山地环境衍生出了空间形态各异的山地城市,有较多建筑建造于山顶和山坡上,为保障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在建筑选址与工程地震动参数设计中详细考虑局部凸起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从San Fernando地震到芦山地震,多次观测记录中可见山地地形所在位置往往表现为烈度异常区域,国内外学者基于记录分析、解析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部分定性结论。然而针对凸起地形效应的定量分析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引入放大因子用以表征地形效应,将复杂的山脊地形模型简化为双层介质凸起斜坡地形,基于显示有限元方法,定量分析SV、SH波入射下斜坡角度、土层厚度、土层与基岩阻抗比以及观测位置对局部凸起地形效应的影响,并对自贡地形台阵进行了记录与模拟的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SV波入射下斜坡角度、土层厚度、土层与基岩阻抗比以及观测位置对局部凸起地形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坡产生的次生面波是造成斜坡场地与一维土层地震动差异的根本原因。覆盖层厚度大于1/4坡高或斜坡角度大于45°时,双层介质斜坡台塬位置地震动效应相较一维土层存在明显放大,其放大倍数随角度和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大,随到坡顶点距离增大而减少,随土层与基岩的阻抗比的增大而减少,且于坡顶点取到放大因子最大值,最大放大因子为一维土层放大倍数的2.3倍。2、研究了SH波入射下斜坡角度、土层厚度、土层与基岩阻抗比以及观测位置对局部凸起地形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H波在覆盖层中产生的多次反射波是斜坡场地与一维土层地震动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覆盖层厚度小于1/4坡高且斜坡角度小于60°时,双层介质斜坡台塬位置地震动效应相较一维土层存在明显放大,放大因子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小,随到坡顶点距离增大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且其周期随观测点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土层较薄时,斜坡角度对地震动效应的影响大于阻抗比,土层变厚时则相反。在缓坡条件下取到放大因子的最大值,为一维土层放大倍数的1.93倍。3、以自贡地形台阵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台站所处位置的场地条件通过自编程序划分网格并建立模型,运用显式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脉冲在自贡地形中的传播,基于传统谱比法将二维与三维数值模拟得到的放大因子曲线分别与汶川地震和资中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地震波入射角度及震中距是导致两次地震记录谱比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真实地形中土层台站的介质成分复杂,土层台站三分量放大因子对应频率不同,表现为f EW<f NS<f UD。二维与三维模拟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贡地形台阵的场地效应,尤其是在低频区域模拟结果和记录观测结果较为吻合。对比同高程台站数据可知,斜坡坡脚处减弱了地震动幅值,且距离坡脚越近,该减弱特征越明显,实际观测对比中表现为坡顶地震动的放大。
其他文献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是全球大陆区域中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与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相比较,当前我国大多数在役公路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震能力不足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公路网中桥梁的抗震能力较弱。而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一旦发生灾害性的地震,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很大,国内外大量震害资料也表明了桥梁抗震加固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震害及受力分析表明,桥墩在强烈的大地震
混合结构是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因其功能复杂且内部人口密集,若在大地震中发生严重破坏,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控制该类结构地震损伤并合理评估其抗震性能十分重要。目前,各国学者往往利用消能连梁控制该类结构地震损伤程度,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也采用了这种减震措施。但尚缺少高层混合结构,特别是加入减震措施的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因此急需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
空间网格结构由于其优良的结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中,此类结构一般都投资巨大并且用于人员流动量大的场所,一旦遭遇地震发生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伤。数值分析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方法,通常仅开展结构在某一方向或三个平动方向的地震响应分析。但实际地震动是六个方向的地震动,即三个平动方向与三个转动方向的地震动,仅研究结构单向或三向平动地震动作用下响应显然与实际不符。为
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是震前开展抗震设防工作及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地震风险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地震人员伤亡的评估方法以其评估结果表达方式来划分,则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给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期望值,其二是给出基于概率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结果。然而两类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在结果表达上均不能充分描述评估人员伤亡的不确定性。前者仅仅能给出地震造成伤亡人数期
局部场地条件近些年来是一个被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在大部分地区对地震动存在放大作用,局部地区也可能出现缩小作用,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工程在进行抗震设计选用地震动参数时,必须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我国的第五代区划图是以I类基岩场地的计算结果为基准,通过统一场地放大系数调整得到II类场地的地震危险分布图,没有直接给出实际场地的地震危险分布图。因此,本文利用地形坡度法得
房屋既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民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作用下房屋的破坏或倒塌威胁着生命与财产安全,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从区域角度,对单体建筑和建筑群的震害风险进行研究,对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随着计算科学与仿真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区域层次精细化仿真方法,而由于区域层次震害验证困难、缺乏与精细化仿真模型配套的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等原因,影响了精细化仿真方法在区域风险评估中的应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等强度以上的地震会对城市系统造成巨大影响。地震动参数能为反应谱设计、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预测模型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对地震灾害的评估,对地震科学考察的进行都有很大帮助。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地震过程能通过密集分布的摄像头实时记录并快速传输处理,以动态图像的形式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如能从中快速准确的提取地震动参数等数据,将会是地震资料的宝库,不仅可以弥补地震台站布置密度的不足
房屋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在地震作用强度和建筑物经济损失之间建立关系,是开展地震经济损失评估和构建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基础。本文以我国具有不同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的典型建筑为对象,考察建筑中不同楼层的损失分布、非结构损失、建筑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建筑高度、地震动强度指标等因素对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建立面向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典型建筑易损性模型。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面向构建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需求,以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供水管网已经遍布城市和乡镇,担负着保障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功能。与此同时,城市体量的增大加剧了自身的易损性,地震等致灾因子造成的后果也越发严重,供水管网一旦功能失效不仅影响应急救援工作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震前为工程防震提供避险依据,震后为制定应急救援措施提供区位参考,有利于风险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
结构健康监测即对工程结构进行损伤检测和识别,最终的目的即判断灾害发生后结构的损伤程度、位置。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是不确定性方法中较热门与先进的方法,近二十年内对于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更新研究发展迅速,为了解决高维后验概率密度问题,Beck提出了贝叶斯理论使用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抽样(MCMC)求解方法,但事实上若是贝叶斯方法基于时程信号的模型更新,待识别参数将会明显的增多。除此之外,随着如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