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成像系统反激光侦察与致盲新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光电成像系统主要由光学系统、面阵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其自动对焦机制在提升系统成像质量的同时,又使光电探测器被入射激光汇聚照明,成为二次发光点。有相当一部分反射光将按原入射光路返回,产生较强的猫眼效应,导致成像设备极易被激光主动侦察系统发现和定位,从而被施以激光致盲,乃至火力摧毁。目前基于猫眼回波探测技术的激光主动侦察或者侦察/致盲一体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对光电成像设备的隐蔽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关于光电成像系统的反激光主动侦察技术研究,国内外都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的典型技术方案是,在常规成像系统的光路中增加滤光、遮挡、光隔离等结构。然而,这些技术方案分别存在着工作波段受限、成像质量劣化等方面的明显不足。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下光电成像系统激光防御面临的难题,论文以抑制光电成像系统猫眼回波为着眼点,探索将两种典型计算成像技术,即波前编码和光场成像,用于反激光侦察的可能技术途径,并分析其反激光致盲的性能。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性能评估和参数优化等方面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离焦波前编码成像系统的激光防御性能。在对比常规与波前编码成像系统焦深延拓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像面离焦波前编码成像系统激光传输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系统各平面的光场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成像系统参数综合优化算法;参照研究结论,设计并加工了编码成像镜头,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将像面最大单像素入射功率与回波接探测器收功率分别提高一个和两个量级以上,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反激光侦察与致盲性能。2.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以显著抑制甚至消除猫眼回波的像面倾斜波前编码成像系统。通过建立像面倾斜系统仿真模型,进一步推导出系统像面最大倾斜角度与清晰成像视场范围;利用Zemax设计并优化了目标成像系统,分析了像面倾斜角度对系统猫眼回波和成像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保持重构图像较高清晰度与均匀性的前提下,将回波总功率降低近四个量级,大幅提高光电成像设备的隐蔽性与安全性。3.设计并优化了一种全新的反正弦型相位掩膜板,提高了可分离变量奇对称相位编码方式的离焦稳定性。分别评估了相位板在费雪信息量,离焦调制传递函数,希伯特空间角和重构图像质量等指标方面的性能表现;区分有/无噪声两种情况进一步评估了不同相位板的图像复原效果,并开展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三种模拟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切型调制方式相比,该相位板无噪声重构图像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下降了47.88%,平均峰值信噪比提高了28.52%,具备更高的保真度与信噪比。4.研究了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系统的激光防御性能。在分析光场成像系统焦深延拓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微透镜阵列离焦的光场成像系统激光传输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系统各平面的光场分布特征,进一步总结了系统参数的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将探测器峰值光强和最大单像素入射功率降低近两个量级,显著提升系统的反激光致盲性能。5.设计了一种波前编码-光场复合体制成像系统。建立了复合体制成像系统激光传输模型;基于模型,通过对比三种单体制成像系统,分析了复合成像系统的光束传输特性,总结了成像系统的参数优化规律;通过模拟成像实验,详细阐述了复合成像系统的成像与图像解码重构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成像系统可以兼顾突出的焦深延拓性能与优越的反激光致盲性能,有效抑制负离焦光场成像系统的回波增强效应,并在较大景深范围内复现物体细节。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协议得到广泛应用。TLS在端到端会话中的实体认证、流量机密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计算机网络中还有很多不同功能的网络中间设备,如入侵检测设备、家长过滤系统等,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实现网络功能和提高网络性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TLS加密网络流量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海洋环境监视能力,开展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对经济民生和国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SAR技术诞生至今,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针对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针对SAR图像中目标轮廓模糊的情况,传统方法依然难以取得好的检测结果。此外,随着SAR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公共场所人群失稳事故频发。大数据时代,行人运动及人群疏散数据的获取空前便利,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增强建模仿真技术在公共场所人群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效能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使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对行人运动及人群疏散建模仿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平行仿真的行人运动及人群疏散建模仿真应用框架,其中数据驱动的仿真建模是实现该框架的的关键技术。然后从模型结构空间
基于红外成像的空间目标识别是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远距离空间目标的红外成像为点目标,仅能获取目标辐射强度序列。如何从中提取目标的形状和姿态运动等特征信息,进行有效的点目标识别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智能化作战需求的牵引下,本课题基于空间点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时间序列,开展了神经网络空间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建模及形状与姿态反演。对目标表面温
空间机器人一直是在轨服务技术中的重要选项之一。随着服务对象的不断扩展,加之航天任务对可靠性的极高要求,单臂乃至多臂空间机器人将面临一些难以胜任的操作任务。而小卫星的应用和编队技术的成熟,使得多空间机器人协同服务成为可能。本文以多空间机器人编队组成的在轨服务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李群李代数和旋量理论为基本工具,在建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运动规划和跟踪控制问题。所得主要成果如下:1、
雷达辐射源分选与识别一直是电子侦察监视、电子对抗等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随着各类辐射源和有意无意干扰的增多,并伴随着雷达低截获概率技术的发展、工作体制的复杂化以及抗干扰技术的综合应用等,导致截获信号呈现出信噪比低、干扰脉冲多、观测误差大等特点,雷达脉冲序列规律性被严重破坏,使得模型驱动类的传统分选与识别方法面临严重挑战。机器学习是由数据驱动的信号处理与信息获取工具,近年来在图像处理、数据挖掘、自然语
阵列信号处理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移动通信、雷达、声呐、射电天文、电子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经典的阵列测向方法属于模型驱动类方法,如MUSIC、ESPRIT及其各种改进算法。然而,模型驱动类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始终面临着阵列误差、低信噪比等复杂环境的严峻挑战。机器学习是由数据驱动的信号处理与信息获取工具,在数据挖掘、文本理解、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脸、语音)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
在线社交网络是一种允许人们建立社会联系、参与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的在线平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线社交网络以其通讯即时、使用便捷、信息多元、用户海量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与好评。人们将日常社交行为从线下生活延伸至线上网络,使得在线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用户作为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产生者与消费者,是各类在线社交平台的核心资产,其社交特征是识别用户身份、描述用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激光器的输出稳定性更加关注,然而光子暗化效应成为制约光纤激光器高功率、高稳定性输出的重要因素。总结国内外对光子暗化效应的研究,虽然涉及表征方法、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等方面,但是对光子暗化的产生机理仍无定论,且抑制方法上各有优劣。因此,本论文围绕高功率光纤中的光子暗化效应,以产生机理为指导,以表征方法为基础,对其抑制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当前,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可视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三维人体模型重建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高质量的三维人体模型在军事训练、航空航天、安全监控与影视游戏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非常可观的实用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硬件条件的约束限制,以及一些客观因素,三维人体模型重建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误差导致的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