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历史——潘能伯格神学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新教神学家沃夫哈特·潘能伯格(WolfhartPannenberg,1928-)是20世纪中后期活跃于欧美基督教神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本文以启示与历史为主要线索,对于潘能伯格神学中的关于上帝的认识、人论、基督论、三一上帝论予以探讨。通过对于其神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的探讨,以求达到对潘能伯格神学体系的一个系统的梳理与把握。   首先,启示与历史是潘能伯格神学问题的开端。他是在启示神学的背景下展开自己的神学之路的。启示并非神圣奥秘的直接通传(immediatecommunion),而是上帝的自我启示和上帝本质的揭露。自我启示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自我启示的媒介是普遍历史。普遍历史是以终末为导向的,因为耶稣基督的历史是普遍历史终术的预表。在潘能伯格那里,普遍历史、历史终末与终末预表是互相印证的。历史的主题贯穿于潘能伯格神学的始终,是其一贯的神学进路。   其次,人论在潘能伯格神学中处于基本神学的地位。向世界敞开性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最终被理解为向上帝敞开性。这是人的生命历程及其使命。在教义学人论部分,潘能伯格开始于人是上帝的形象。上帝的形象并不意味着最初的完善,而是处于过程之中的人类使命。同时将人论明确地奠基于基督论的基础上,耶稣基督是这一人类使命的完全成就或实现。潘能伯格通过对奥古斯丁关于罪的根源以及表现形式的分析,揭示出罪的本质在于人之自我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失败。换言之,用潘能伯格自己的术语来表示就是人实现自身使命的失败。通过“向世界敞开性”(或外在中心性)与“上帝的形象”这两个概念将前后期的基本神学人论与教义学人论联系起来,实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地对人之为何以及人与上帝之关系的双向互动考察。   再次,在自下而上的基督论部分,潘能伯格通过复活事件的历史实在性反溯性地证明耶稣与上帝的统一。道成肉身不是作为基督论的预设,而是作为结果被得出。在自上而下的基督论部分,潘能伯格认为复活是上帝为耶稣的辩护,这是关于耶稣圣子身份的认识论根基。这一根基的内在基础在于子从父的自我区分。他在三一上帝论的背景下,将道成肉身理解为三一上帝在世界的自我实现。   最后,在潘能伯格的早期上帝论思想中,上帝的存在与神性跟上帝的统治和权力有关。上帝的统治的完全实现在于终末的将来,故而上帝被称作“将来的权力”。在系统神学中,潘能伯格反对黑格尔——巴特的奠基于上帝的主体性的三位一体。他以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历史性的启示为三一论的起点。三一论的具体模态是父子灵相互的自我区分。三位一体中的诸位格只有以跟两外两者的关系为媒介才可以获得自身的位格性。   概言之,潘能伯格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路来处理神学的基本问题,乃是为了寻求信仰宣告的理性阐明。换言之,潘能伯格乃是为了为信仰提供合理的理由和依据。从信仰的宣告以外,由理性来确立一些客观而中立的原则,以此出发来对基督教教义予以说明。他的神学被界定为寻求“信仰的理由”。
其他文献
温室蔬菜易受到低温、弱光、高湿的胁迫,生长势较弱,如果管理不到位,低温、高湿会造成许多病害的滋生和蔓延,给蔬菜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下面,结合当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期刊
自张岱年先生独辟蹊径开创宋明哲学史的第三派,即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论学派开始,“气”论思想开始受到重视,同时,对张载和王夫之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二者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承担的国家“九五课题”&&”5~10 kW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燃料电池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n5~10
本文的主题是描述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们在诠释经典命题“格物致知”问题上的继承与创新,揭示出明未清初儒学思想的转向与变化。这一转向与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从宋元明以来
期刊
目的:通过对宽叶缬草种植区的土壤肥力进行分析评价,为宽叶缬草的科学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完善宽叶缬草的土壤肥力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对贵州宽叶缬草种植区
1《黑龙江省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的修改试行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我省农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随着我国和我省大豆振兴工 1 “Heilongjiang Province
由中信国安锂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青海台吉乃尔盐湖卤水锂钾硼工业性试验项目,在北京通过由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局组织的国家级技术鉴定.这标志着化工界一道世界性技术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