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眷乡·守朴——论孙慧芬的“温情写作”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u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情写作”是以书写人性善为核心,彰显文学温暖人心的审美功用的创作方式。在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史中,“温情写作”历经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阶段,最终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风尚。从这一文学史背景出发,孙惠芬的“温情写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本论文基于孙惠芬的创作实践,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特点和相关文学理论,从“温情写作”的视域探讨孙惠芬的小说创作。论文设定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界定“温情写作”的概念,并介绍孙惠芬小说的创作概况和研究现状,归纳本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及整体框架。
  第一章对孙惠芬的“温情写作”进行多维溯因。从作家与文学史的内在关联来看,80年代乡土抒情小说的复兴,使孙惠芬走向了“温情写作”之路。早年现代主义写作的失败尝试,使孙惠芬自觉疏离阴冷的叙事方式,有意识地回归自我。在新时期温情主义的影响下,她最终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创作风格。从特殊的地域人文环境来看,被“情义”文化所滋养的东北大地为孙惠芬的“温情写作”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从孙惠芬的自身经历来看,她独特的童年生活、进城后的苦闷遭遇都促成了她对“温情”的追求。
  第二章探讨孙惠芬“温情写作”的价值取向。孙惠芬用了大量文字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同社会领域的情感缺失现象,并希望通过温情的方式让小说人物获得心灵救赎。首先,对于商业化大潮中浮现的种种堕落和腐化现象,孙惠芬在发出痛心叩问的同时,试图以存在主义的方式实现人的自我忏悔。其次,对于凋敝村落中人们的孤独困境,孙惠芬描绘了宗教生活给予的心灵寄托。最后,对于异化人性的权力场,孙惠芬以抵制权力的方式,表达出理想人情的呼唤。
  第三章探讨孙惠芬小说中出现的三类富有温情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乡村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坚守着重情轻利的情感理想。第一类人物是以爱为核心的传统乡土伦理的坚守者,他们身处乡村社会的中心,一言一行为乡邻高度认可。与第一类人物不同,第二类人物则是生活在乡村社会边缘的“沉默者”,他们的行为往往为乡邻所诟病,但是在这种表象的背后却他们是对亲情与爱情的别样坚守。第三类人物形象是与乡村世界产生情感共鸣的城市少年,家庭的创伤使他们追寻世间真情,从而促成了他们对乡村精神的皈依。
  第四章探讨孙惠芬小说叙事艺术。孙惠芬是一个形式自觉落后于内容自觉的作家,她以朴素的形式进行感性的创作。通过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切换,孙惠芬运用双重情节模式进行“温情写作”。通过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读者四者之间的拉近策略,孙惠芬的小说呈现出温情的审美效果。然而,由于拉近策略的失控,也造成了孙惠芬创作中的诸多瑕疵。
  结语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孙惠芬“温情写作”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呈现她的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职工在企业组织运作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职工参与制度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职工参与制度也呈现出更加多样的面貌,相关的法律规范也处于不断修正的过程之中。因此,对职工参与制度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论文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职工参与制度及其法律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一、职工参与制度概述在这一部分,
在科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商业秘密保护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然而,由于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方式日新月异,加之商业秘密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隐蔽性和模糊性的特性,使得商业秘密的保护变得加倍困难。纵观各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其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建立起通过商业秘密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刑法等法律予以规范和保障的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作为一项保护雇主的商业
学位
叙述人称是叙事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写作者们在创作时无法避开的选择。一般来说,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是叙事话语中无可争议的存在,也是作家们的首选。第二人称则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长期以来都在被质疑和被正名之间徘徊。也因为这个缘故,第二人称反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第二人称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使用第二人称的队伍也在扩大。可以说,第二人称正在夹缝中茁壮成长。因此,顺应第二人称自身发展的趋势,在前人
学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铨文学思想和戏剧创作多为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多聚焦于他的“民族主义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陈铨的研究尽管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仍然还是比较零散的,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缺乏整体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拟从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兼以文化哲学的维度,以他的“力”的文学思想为聚焦点来展开整体研究,探讨他的文学思想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质和
学位
朱湘是中国新诗史上不可不提的诗人。他年少成名,却英年早逝。这个被柳无忌称为“完全的诗人”“诗人的诗人”的朱湘,相当长的时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远未成熟。  本文以现代文学史料学为理论背景,以“安徽大学校刊”专辑、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等新见史料为基础,以朱湘好友故交的回忆性文章及著作为重要佐证材料,以人物交游、作品发表、出版和书信为线索,梳理其文学活动的发展流变,明确文学史意义
学位
阿西莫夫善于使用叙事技巧来展现科幻世界的构架,表达对于伦理法则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隐忧。科幻小说的存在,正是幻想与现实通过文学的手段联结,来自现实的伦理意识经由叙事表达阐释出来,并最终起到对现实世界进行探讨的意义。  本论文聚焦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作品,以叙事伦理理论为依据,进行四个层面的分析,对阿西莫夫本人的叙事伦理意识、阿西莫夫科幻作品的主题呈现出怎样的伦理、作品中这种伦理如何通过叙事策略所体现、
学位
琦君于1949年从大陆迁徙至台湾,在当时台湾的“怀乡潮”中以对童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和童心的真情流露脱颖而出,在台湾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琦君的童心是清晰可认的,但很少有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她的童心,也就使人忽略了她以童心入文进行写作的重要特征。本文将引入“童心写作”这一概念,运用经验总结法将前人对“童心写作”已有但零散的阐释进行梳理,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再将之运用到琦君散文研究中,着重探究琦君散文
学位
牧歌(pastoral)并不是起源于中国的文学体裁,而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周作人对牧歌的介绍和翻译均走在了国内的前沿,他是国内最早翻译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的牧歌小说《黄蔷薇》的人,而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与周作人的译作《黄蔷薇》有大量的相似之处。本文论述了周作人对牧歌译介方面做的贡献,并以《黄蔷薇》和《边城》为考察文本,通过两本小说展现牧歌概念和元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分析《边城》与《黄蔷
学位
“人民作家”——巴金,自1928年发表处女作《灭亡》开始步入中国文坛。在接下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翻译外文作品,创作短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纵数巴金的创作,晚年的作品《随想录》直指人心,是一个人面对苦难记忆时,拷问人类存在的困境的心灵记录。它既显示出叙事技巧,又隐含着巴金对个体、社会、人性的独特认识。“文革”结束后,巴金用写作来号召“自我意识”回归和社会伦理秩序重建,叙事形式与故事内涵的巧妙结合
学位
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是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作,因而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魔法、巫术来表现一种批判的主题,刻画人物,以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惊心动魄的艺术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对《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研究现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布尔加科夫的评论者队伍就在不断壮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