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抗疫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以抗疫白皮书英译本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n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遭受了来自部分西方媒体和政治人物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国际竞争的恶意攻击和诽谤,导致其国际形象遭到巨大破坏。因此,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呈现真实抗疫形象的语言战已经成为新常态。白皮书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让国际社会全方位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针对西方媒体和政治人物的攻击和抹黑,中国政府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作为回应,该白皮书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抗疫行动和抗疫理念受到了许多国际人士的高度评价。因此,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英译本为研究材料,试图对白皮书中话语塑造的中国抗疫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和对外宣传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白皮书英译本中的评价资源分布呈何种特征?(2)白皮书英译本中的评价资源建构了什么样的中国抗疫形象?(3)白皮书英译本中的评价资源如何建构中国抗疫形象?通过对表达作者立场、具有丰富人际意义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在白皮书中,态度资源的使用是第一位的,这表明中国政府倾向于通过描述对疫情状况和抗疫行为的情感来塑造中国抗疫形象。使用第二位的是级差资源,其用于反映作者对观点态度力度的控制以加深或弱化所建构的中国抗疫形象。介入资源的占比最低,也就是说,白皮书相对较少使用各种声音来评价中国的抗疫行动和抗疫理念以进一步建构中国抗疫形象。在态度系统内,积极资源的数量远高于消极资源的数量,其能够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的信号,并有助于树立积极的中国抗疫形象。鉴赏资源和判断资源的大量使用,使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更加客观。在白皮书中,情感资源的使用较少,其让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更加具有说服力。在级差系统内,语势资源的使用远远多于聚焦资源。语势资源的大量使用是为了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或声音、强化作者的情感,以进一步深化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在聚焦资源中,模糊资源并没有使用,而锐化资源的使用能最大化作者提出的价值主张,从而使积极的中国抗疫形象进一步获得读者的认可。在介入系统内,对话扩展资源和对话收缩资源在让读者与抗疫白皮书提出的价值立场保持一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进一步塑造读者对中国抗疫形象的认知。对话扩展资源的使用表明中国政府对他人的意见持开放态度,其使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更加客观。而对话收缩资源的使用,让中国抗疫形象的构建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在抗疫白皮书英译本中,这些评价资源展示了抗疫时期中国良好的政治形象、外交形象、经济形象和国民形象,从而全方面多维度地塑造了中国抗疫形象。总体而言,态度资源主要通过展示疫情下中国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负责任的疫情防控行动的良好政治形象以及倡导全球合作、共同抗击疫情理念的负责任的外交形象来进一步塑造积极的中国抗疫形象。级差资源用于展示中国值得信赖、有能力的政治形象,中国乐于助人、有尊严的外交形象、中国经济强国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建构良好的中国抗疫形象。介入资源主要通过展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可靠的政治形象、集体意愿一致团结的国民形象、践行互帮互助理念的慷慨负责的外交形象来塑造积极的中国抗疫形象。总之,本文在评价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拓宽了疫情背景下国家形象研究的范围,为疫情防控话语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在“后疫情时代”,运用评价理论指导中国抗疫形象的建构,可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帮助读者认可中国的抗疫行动和愿景,为中国抗疫形象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对外宣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的反对“精神污染”的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准确把握当时的意识形态发展态势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并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作出了相对完整的阐述,于之后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反对“精神污染”为我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反对“精神污染”思想则为我国之后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一定
学位
在现代汉语中,“差点就X了”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结构。关于副词“差点”,以往的学者们主要从副词“差点”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副词“差点”的语义,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此外,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副词“差点”后跟“没”和“被”的语言现象,并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分析了“差点没VP”和“差点被VP”这两种结构。然而,以往的研究几乎没有注意到副词“差点”后跟“就”的语言现象,对于“差点
学位
“走”是行走类动词中的原型成员。虽为不及物动词,却常后接名词使用。以往对“走+NP”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网络词语的个案分析。很少有人从“走”字出发,历时探究“走+NP”的形成动因和演变路径。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和BCC语料库,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词义解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走+NP”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路径,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走+NP”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是什么
学位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世世代代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邓小平立足中国实际,着眼于解决党员党性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党性修养思想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学位
祈使句,由于其独特的语法结构以及语用功能,是英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型。人们通常运用祈使句去让某人做某事,即发出指令行为。同时,一个将军倾向于使用‘Fire!’(开火!)来给出命令,但人们提出建议时,却倾向于用‘Let’s have a party’(让我们举办一场聚会吧。)。本文尝试找出英语祈使结构间的语力级差以及不同的祈使句结构最适合表达的指令类型。也就是说,本研究意在揭露祈使结构和其语用功能之间的
学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了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求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并就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作了相应的要求和部署。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史教育问题有利于充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有力回应时代发展诉求,促进中共党史教育质量提升。
学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体主义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转型期的语境下围绕集体价值、个人与集体关系、合作精神、利他倾向展开的文本表述。在不同领域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集体主义话语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宝库,也极大调动了群众维护集体和巩固政权的积极性,实现了话语理论与话语实践的统一。虽然本文将集体主义的研究划定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阶段,但集体主义的发展史却远不止于此。从原始集体主义、宗法整体主
学位
在并列结构的众多分类中,名词性并列是最常见的一种,而且因其逻辑语义的差异,在现代汉语中有着合取并列和析取并列的区别。本文研究对象为汉语合取类名词性并列结构“X和Y”,其通常由两个名词短语利用连结件“和”构成,即“X和Y”(X和Y分别表示不同的名词短语)。前人对名词性并列结构“X和Y”已经有较多的研究,主要围绕连接件“和”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属性展开,较少针对整个结构进行句法语义研究,且对汉语合取并列中
学位
过渡问题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纯理论问题,同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但并没有详细讨论过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列宁则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推进了资本主义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这对于建设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始终围绕列宁将历史发展规律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探究俄国革命与
学位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众包翻译模式自本世纪初出现以来,就以其区别于传统翻译行业的鲜明特点吸引了翻译行业和研究者的广泛注意。众包翻译模式打破了职业译者和业余爱好者的壁垒,突破了传统翻译下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得更多未经专业翻译培训的人能成为翻译提供“群体智慧”的一份子。尽管已经有许多翻译学界对众包翻译的工作模式、特征和原则进行了不少研究分析,但对众包翻译模式的实证研究案例仍然较为缺乏。本文以众包翻译模式下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