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出现了一单位双园区甚至多园区用地的现象,这种城市微观土地利用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部分“无为”碳排放。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碳排放量大国,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年碳排放量仍在逐步增长,在全球关注碳减排的今天,高碳排放量已经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生态健康以及国际形象带来诸多压力。因此,探索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对现有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评测,并据此对今后城市微观土地利用配置过程中碳减排的实现进行指导和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在归纳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定义的基础上,对目前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研究进展以及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成果进行了叙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微观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认为全球碳循环、集聚效益理论和规模经济原理、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研究的基础理论。在基础理论的支撑下,论文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然后借助于连续逼近法以及交通周转量,构建了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影响背景下碳排放的评测模型,着重研究了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影响背景下碳排放的评测模型,建立了一个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相结合的数字评测模型。依据该模型,对南京市某单位双园区土地利用模式带来的“无为”碳排放进行了评测,并对其“无为”碳排放依据四种情境进行了评测和对比。结果表明:①两园区间年“无为”碳排放量最低值为33050.91kg;②采用不同交通方式时的碳排放量,依据碳排放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私人轿车交通>综合交通>单位通勤交通>城市公交交通;③在同一种交通方式内部,不同等级的车型的选择,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单位通勤交通方式中,依据碳排放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中型客车>大型客车>轻型客车;私人轿车交通方式中,依据碳排放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中级轿车>普通轿车>微型轿车。在评测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影响背景下碳排放量的减排措施。通过对南京市某单位双园区土地利用模式对碳排放影响的初步评测研究,为城市微观土地利用配置过程中碳减排的实现提高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