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B调节长链脂肪酸β-氧化相关蛋白表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机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在没有大量饮酒及明确的肝损伤因素的情况下,以肝脏内脂质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前期研究表明银杏内酯B能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和血脂,调节脂代谢紊乱。本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并通过灌胃给予NAFLD模型大鼠银杏内酯B,研究银杏内酯B对NAFLD的治疗效果及其调节长链脂肪酸β-氧化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治疗NAFLD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研究以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复制NAFLD模型。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15只,高脂高糖饮食组55只。正常饮食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高糖饮食组予高脂饲料+10%红糖水喂养,共十二周。2.动物分组及给药造模十二周后,将高脂高糖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组。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低(0.5 mg/kg/d)、中(1 mg/kg/d)、高(2 mg/kg/d)剂量银杏内酯B灌胃治疗,辛伐他汀组予2 mg/kg/d辛伐他汀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共4周。造模及给药期间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并观察一般状况。3.标本收集及指标检测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肝组织。测量大鼠体重、肝脏湿重;采用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检测血清生化指标TC、TG、LDL-C、HDL-C、ALT、AST。ELISA检测血清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SOD、GSH、MDA。采用RT-q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肝脏组织PPARα、CPT-1、ACOX1和LCAD的m RNA、蛋白及荧光表达水平。结果:1.高脂高糖饮食复制NAFLD大鼠模型与评价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胞浆内弥漫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出现炎性因子浸润的病理表现,表明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符合研究要求。2.银杏内酯B对NAFLD的治疗作用(1)病理检测:HE染色显示银杏内酯B各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内脂肪空泡与模型组相比逐渐缩小并减少,炎性因子浸润逐渐减轻。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橘红色脂滴。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内酯B各治疗组脂滴减少。(2)血清生化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内酯B各治疗组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ALT,AST水平降低(P<0.05)。(3)血清抗氧化与脂质过氧化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抗氧化指标SOD和GSH降低(P<0.05),脂质过氧化指标MDA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内酯B各治疗组SOD和GSH升高(P<0.05),MDA降低(P<0.05)。3.银杏内酯B调节长链脂肪酸β-氧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α、ACOX1、CPT-1和LCAD蛋白及m RNA表达均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组PPARα、ACOX1、CPT-1和LCAD蛋白m RNA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1.银杏内酯B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质蓄积、血脂异常及肝功能损伤,对NAFLD具有一定治疗作用;2.银杏内酯B通过上调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α、CPT-1、ACOX1和LCAD表达以促进长链脂肪酸β-氧化,同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要回归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建构知识框架,弄清疑点,突破难点,提升其综合能力.教师在复习课中使用"问题串"教学,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因此,"问题串"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9年10月的无锡大桥侧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初中在校学生的视角,运用物理小知识,从独柱墩桥是否存在安全缺陷,是否超载引起事故,提出自己的思考,并进而对桥梁设计和车辆过桥等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基于学习文化的学习空间不仅是学习者个体社会化的场域,而且是学习者个体全面成长发展的场域。学习文化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以学习为中心,彰显学习者主体性地位;以智慧教育突显学习智能,丰富学习者学习形式;建设技术文化,以技术促成学习文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习文化建设的归旨在于学习空间构建,具体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以文化建设引领学习空间构建,营造学生成长的个性化环境;以技术促进知识再生产,构筑学习文化生成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新型技术构建的学习空间突破传统学习空间的边界,封闭的传统物理学习空间向灵活的虚拟现实学习空间转变,使得学习空间进一步扩展,涌现众多学者关注该领域。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中学习空间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梳理了国内学习空间研究领域热点和趋势。该研究领域呈现涉及不同教育类型、依托多种新型技术、搭建现代教育平台、聚焦自主学习体验和关注现状、问题与对策五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栗木单宁对育肥滩羊瘤胃发酵、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肉品质、屠宰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栗木单宁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7只3月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羊,每3只为一个重复。各组饲喂精粗比为55:45基础饲粮的同时添加0 mg/kg DM(对照组)、2000mg/kg
<正>据欧盟委员会2月25日报道,为推动学习走向未来,欧洲新包豪斯运动(The New European Bauhaus movement)正在鼓励创造性、现代化、可持续的教学方法,涌现了很多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创新项目。如瑞典的Vittra学校一改传统教室结构的设计,利用色彩、材料和光线来创造好玩的空间,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校的学习空间被命名为“山洞”和“山顶”,允许学生选择他们感到最舒
期刊
网络作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它在为大学生创造现代化优势条件的同时,也带来消极影响,面对"信息化"了的学生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环境,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优势力量和消除不利因素并探索创新方式。
该技术其特征在于定型化钢模大截面劲性清水混凝土柱在承台预埋型钢柱固定支架;在柱脚段劲性清水混凝土柱、柱间段劲性清水混凝土柱分别采用快速支模结构;采用阳角支模新结构,通过型钢井字架加固立柱操作架施工平台,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可实现集中预制、现场装配方法进行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