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殿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殿是中国建筑历史上较为独特的一类建筑。铜作为建筑材料,在人类历史上多有运用。在我国古代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历史发展中,从商周时期使用铜连接构件为开始,铜建筑构件也不间断地在使用。最终发展出完全使用铜合金作为建筑材料、仿照木构建筑形式分件铸造和装配而成的铜殿,现存实例主要集中在元、明、清三代。 本文旨在从铜殿这一金属建筑类型切入,展开对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初步研究。文章以元、明、清三代留存的铜殿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考察、测绘现存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的考证,综合运用建筑史、美术史和科技史的相关方法,首次对铜殿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文献中,最早使用铜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神屋”,而现存最早、也是有证可考最早的铜殿是元代的武当山小铜殿。明代是铜殿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出现的道教铜殿、佛教铜殿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武当山太和宫金殿的影响和启发。铜殿的出现有思想、材料、人为这三方面的作用,而道教对“仙宫金殿”的追求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铜殿在仿照木构建筑形象、结构和连接节点的同时,也发展形成了自身较为独特的屋顶构造。 成果分为上、下两篇阐述:上篇七章针对元、明、清三代的铜殿实例,对各个铜殿的相关史实、建筑形态及构造特色展开研究;对明、清两代的金属屋面建筑也作了分类概述。下篇三章在上篇的基础上,对铜殿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梳理,对铜殿的产生因素进行了探寻;同时论述了铜殿的设计意匠,并总结了铜殿的铸造和表面装饰工艺。
其他文献
在中国三千年历史里,高台建筑至少有一千年成为占主流的建筑类型。“高台榭,美宫室”是春秋至魏晋时期的建筑风尚。其中遗留后世、名闻遐迩者,是春秋赵邯郸丛台。时至今日,赵丛台
本文以青岩古镇的聚落空间和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测绘成果,对古镇整体聚落空间形态展开分析和研究,以希望全面认识其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和构成特征
临潼素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誉。这里聚集了以秦始皇陵、秦兵马俑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宝级文物,形成了规模型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临潼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次历史
住宅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活的要求所构建的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住宅建筑设计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居住模式日益变革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了缓解当时住房紧缺的矛盾,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建设了大批经济适用型住宅楼。时至今日,20多年过去了,虽然这类住宅主体
城市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在社会进步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兼顾现代化与城市保护,是当代城市先进性的评价标准。目前,在中国非
学位
在过去30余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对历史风貌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文物、街区、古镇、古村”的保护,而现在,人们清醒地看到众多的小城镇受到城市边缘化、乡村城市化的辐射影响,尚
21世纪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扩大,会对占大学建筑比重最大的公共教学楼产生全方位、多方面的影响。面对大学教学建筑
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一直是我国体育界、建筑界、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经营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大,标准高,建成后大多会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其转型期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转型;第二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