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售商的产品销售与服务运营策略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空前发展,使部分人群消费观念开始转变,不再盲目追求低价商品,而是寻求品质化的产品以及服务.作为连接线上与线下交易纽带的电子零售商,在顺应消费者变化中不断调整其运营策略,以构建更为完善的在线零售系统.因此,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博弈论、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运用最优化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电子零售商在同时考虑产品销售与服务时的运营策略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首先,研究了不同物流体系下电子零售商的采购决策问题.考虑了包含制造商、品牌商、电子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供应链.电子零售商可以直接从制造商处购买产品,也可以间接从品牌商处购买产品.分别研究自建和第三方物流电子零售商的采购策略选择,并讨论物流模式、品牌溢价及竞争对电子零售商采购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物流体系下电子零售商在采购成本过高或过低时具有相同的采购策略偏好.当采购成本适中时,第三方物流体系电子零售商更倾向于直接采购.商品的品牌溢价越高,电子零售商采取间接采购策略的动机越强.
  其次,研究了电子零售商的产品销售与服务运营模式选择问题.考虑电子零售商在面临受声誉影响的需求时与供应商合作的三种模式:纯平台模式、转售模式或转售+服务模式.分别建立了三种模式下的博弈模型并求得解析解,通过对参与者均衡策略的讨论以及数值算例的分析,得到电子零售商对产品销售与服务的运营模式偏好.研究发现,电子零售商仅在服务成本较低时倾向于转售+服务运营模式,否则对其而言,放弃服务权以及定价权是有利可图的.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供应商的偏好与电子零售商一致,即双方在合作时能达到共赢.
  最后,研究了竞争环境下电子零售商基于消费者行为与服务成本的定价决策问题.考虑了一个由线上与线下零售商构成的两期市场,其中消费者分为高服务成本与低服务成本两种类型.分别讨论了零售商在非价格歧视、单一价格歧视以及双重价格歧视下的相关决策,得到价格歧视对竞争的影响以及均衡时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偏好.结果表明,价格歧视减缓了零售商在第一期的价格竞争,但加剧了第二期的竞争.双重价格歧视策略损害了具有服务成本优势零售商的利益,但在消费者旅行成本较高时,增加了服务成本劣势零售商的利润.
其他文献
美元对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的争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元与英镑为了世界储备货币展开激烈之争。二战结束后,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霸权发挥了积极作用。1971年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度,放开了美元发行的限制,美元的唯一支柱就是国家信用,美元霸权的负面效应开始逐渐体现。1973-1982年发达国家经历长达10年的滞涨,而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
学位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一直是中国金融业改革重要议题。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资本项目可兑换开始提上日程。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必然面临许多机遇
学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决定因素是一国的制度安排(Hall and Jones,1999;Acemoglu et al.,2001),这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保护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完善的法律制度等。但按照LLSV(1997,1998,1999)所列出的评判标准,我国的产权制度、司法、政府质量等均排在世界大多数国家
学位
金融系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测度和提升金融系统运营效率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效率评价与效率优化工具,在金融系统评价等领域取得诸多应用。但由于现实的金融系统(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等)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内部运营流程,使得传统DEA方法(包括两阶段DEA在内)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出现诸多弊端:第一,现有方法没有充
学位
财税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核心,关键在于处理好央地财税关系。央地财税关系的本质是财政管理权限的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的处理是与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我国经济体制运行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计划向市场过渡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
学位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力量。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污染制造者的角色,市县政府主导下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引发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财政收入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关键变量,是政府履行职能和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其既能藉由税费等手段调整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的行为
学位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阶段转换,新常态下需要创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因此,对1993-2012年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开展全面、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税收和支出的运用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始终是政府反经济衰退的政策首选,调控经济的思路既有需求管理也有供给管理,并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作为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供应链系统日趋复杂,原本就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供应不确定现象更加引起企业的关注.为了降低供应风险导致的损失,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签订适宜的合同,或者通过投资降低供应商的不确定性.此外,当供应不确定影响到消费者的必需品时,则需政府出手干预,防止不安局面的发生.为了降低供应不确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损害,本文从风险分担、策略投资、政府补贴等方面,研究企业和政府对供应不确定的管理问题,
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未来出行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的交点,正广泛吸纳新技术、新材料、绿色能源、电力电子、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新需求、新风向、新势能,成为众多产业的融合性创新型平台,拉动产业升级的支柱性引领型产品.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成带动创新的技术门类达到了30余种.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扩张,研发成本高昂、市场推广困难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并举的政策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作为代价,高能耗与低能效形成的叠加效应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尤其是近年来雾霾污染肆意频发,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稳步运转和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阶段性的新特征,其中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现象尤为突出,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