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类蓝藻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蓝藻水华大肆暴发,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常用于抑藻的有重金属盐CuSO4、除草剂敌草隆等,但在抑藻同时会因其低选择性而威胁到其他水生动植物,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选择性、环境友好型抑藻剂来有效治理蓝藻水华。前期,我们以蓝藻果糖-1,6-二磷酸/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Cy-FBP/SBPase)为靶标,得到了对Cy-FBP/SBPase、蓝藻均有较好抑制效果的系列化合物TADIs,其中TADI-7抑制活性达到IC50=1.1±0.2 μM,EC50=5.8μM。但目前TADI-7与Cy-FBP/SBPase的结合位点及作用模式不明确,探讨TADI-7的作用模式能更好地解释其抑制机理且对后期新型抑制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敌草隆是一种商品化的除草剂,对蓝藻也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EC50=50.7 nM)但对其他水生动植物缺乏选择性。本文在探究TADI-7与Cy-FBP/SBPase作用模式的基础上,结合TADI-7对称结构特性及敌草隆分子骨架,进行一系列脲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分析。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化合物TADI-7与Cy-FBP/SBPase作用模式的研究:首先合成了具有荧光特性的小分子TADI-NBD;再通过Cy-FBP/SBPase的荧光研究了 TADI-NBD与Cy-FBP/SBPase的结合作用;最后利用TADI-NBD的荧光探讨了 TADI-7与底物FBP空腔及变构抑制剂AMP空腔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ADI-7可能结合在Cy-FBP/SBPase的FBP结合位点,不是AMP结合位点。进一步研究TADI-NBD与FBP结合位点的突变体R176A、R178A、Y131A、T102A的相互作用中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显示TADI-NBD与R176A、R178A、Y131A、T102A结合荧光强度分别下降到与野生型结合的0.84、0.79、0.80、0.76。表明TADI-7与底物空腔中氨基酸残基R176、R178、Y131、T102有较强的相互作用。2.苯基脲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分析:基于TADI-7与Cy-FBP/SBPase的结合模式,结合敌草隆及TADI-7分子结构的对称性特点,设计合成具有对称性结构的苯基脲化合物(系列Ⅰ)和非对称结构的苯基脲化合物(系列Ⅱ)共20个,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系列Ⅰ化合物对Cy-FBP/SBPase的抑制活性均高于敌草隆,100μM时抑制率均大于 5 0%,其中 Ⅰ-3 对 Cy-FBP/SBPase 的 IC50达到 20.1 μM,是敌草隆(IC50>20 mM)的995倍。与对称的系列Ⅰ化合物相比,非对称系列Ⅱ化合物对Cy-FBP/SBPase的抑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即使活性最好的Ⅱ-8也比Ⅰ-3降低了约10倍。系列Ⅰ化合物对铜绿微囊藻FACHB 905的抑制活性高于TADI-7对FACHB 905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最好的是Ⅰ-3,EC50=3.9 μM,是TADI-7(5.8 μM)的1.5倍。而与对称的系列Ⅰ化合物相比,非对称系列Ⅱ化合物对FACHB 905的抑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对称结构在苯基脲类化合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缩氨基脲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分析:Ⅰ-3对Cy-FBP/SBPase及FACHB 905均具有较好的活性,但水溶性较差(水中溶解0.025 mM)。为此,合成了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缩氨基脲化合物(系列Ⅲ)和非对称结构的缩氨基脲化合物(系列Ⅳ)共31个,该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得到明显改善,在水中溶解度约为0.3 mM,是Ⅰ-3的12倍。Ⅲ系列化合物对Cy-FBP/SBPase抑制活性最好是Ⅲ-4,IC50=19.4 μM,和Ⅰ-3(20.1 μM)相当,是敌草隆活性的1030倍;Ⅲ-4对FACHB 905的抑制活性是EC50=0.52μM,是 1-3(3.9 μM)的 7.5 倍,是 TADI-7(5.8μM)抑制活性的 11.2 倍。而具有非对称结构的系列Ⅳ化合物无论是对Cy-FBP/SBPase及FACHB 905的抑制活性均较Ⅲ-4降低。说明对称结构在缩氨基脲类化合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新型抑制剂Ⅲ~4对FACHB 905的抑制机理研究:分析Ⅲ-4对FACHB 905光合作用参数rETRmax和Φe,显示Ⅲ-4对蓝藻的光合作用PS Ⅱ影响不大,推测其不作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分析氧化应激指标SOD、GSH、MDA及活性氧ROS,结果发现Ⅲ-4进入蓝藻细胞后引起活性氧ROS过量堆积,超过机体氧化应激解毒阈值,推测Ⅲ-4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细胞的膜类造成严重氧化损伤,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细胞破损死亡。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会引起热带气旋的活动强度和路径发生变化,沿海地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增大了灾害的暴露性,热带气旋灾害的威胁不容忽视。本研究以中国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历史热带气旋路径数据和逐日气象站监测数据,对影响研究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定量聚类和危险性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热带气旋强度(最大风速及能量)在1949-2017年间呈现微弱下降的总趋势;但近20年,热带气旋的登陆频次、最大风
MCTP(Multiple C2 domain and transmembrane region proteins)是含有多个 C2 结构域以及跨膜结构域的蛋白家族,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其他调控因子的转运。虽然一些研究表明MCTPs在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棉花中所发挥的功能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全基因组中鉴定出33个GhMCT
纳米孔电极作为新兴的电化学传感设备,它囊括了纳米材料和电极优势于一体,相对于传统的电极设备而言,纳米孔电极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易于加工改造,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电极的多功能化应用。本文中我们凭借物理作用将纳米孔材料与电极相结合并成功构建了新型纳米孔电极设备,基于纳米孔的富集效应实现了电化学信号的放大。同时,柱芳烃作为新型大环分子,依靠其独特的结构性质,于超分子化学领域中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及研究。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互联网世界进一步渗入我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网民总数达8.02亿,其中即时通信类应用的用户达7.56亿,网民使用率达94.3%,可见如今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开展社交活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网络也逐渐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社交媒体出现的人类新的交往方式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产生和传播带来了对信息甚至知识的质量、准确性和实用性的担忧,而科学认识论关注的正是知识的性质、获得与判断。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推广,高中生在阅读微信推送的文章时往往面对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观点,这就需要高中生用科学认识论来完成对文章中信息、观点的判断。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领域中关于科学认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科学修辞学理论,研究了高中生在认同科普类微信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因而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而温度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生物通过迁移或长期适应或表型可塑性来应对温度变化。两栖类生活史复杂,迁移能力有限,对环境变化很敏感,是目前受灭绝威胁最严重的生物类群之一,因而很有必要也很适合作为研究长期适应和表型可塑性在生物响应温度变化中的作用的实验材料。中华蟾蜍分布范围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在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多种多样的作用,如酶的催化作用,激素的调节作用等。但是蛋白质需要在特定部位合成,然后转运到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其中为了维持正常的基因转录效率,每个核孔每分钟需要转运200个染色质蛋白质分子。因此蛋白质在限域通道内高通量的转运对于维持生命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细胞核的不稳定性,无法在体外持续性的研究蛋白质的转运过程。因此发展简单稳固且可
氯离子是生命体内含量最丰富的阴离子。氯离子通道普遍分布于生命体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中,是氯离子出入细胞的重要方式。氯离子传输过程在生理过程中非常重要,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如: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等。氯离子传输的通量为兴奋性神经传递提供了基础,对维持神经元、心脏和肌肉细胞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对氯离子的低透过率、低通量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囊性纤维化
期刊